赵轶峰教授做客南开史学名人讲座,解析“明代皇权转移之际的合法性博弈”


2017年11月23日,知名明清专家、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教授做客南开史学名人讲座,在历史学院天挺阁为我校师生带来《明代皇权转移之际的合法性博弈》的专题报告。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柏桦教授,历史学院余新忠教授、卞利教授、李小林教授、庞乃明副教授,以及来自历史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等多个院系的研究生、本科生五十余人聆听了报告。讲座由历史学院何孝荣教授主持。

01.jpg

赵轶峰教授首先结合西方学者马克思韦伯有关政治合法性(legitimacy)的经典理论,重点剖析了中国古代皇权合法性中“传统”等关键因子的主要表现内容,并揭示了合法性概念运用在皇权政治研究中的几点视角。接着,赵教授梳理了明代十六帝17次登基中的合法性问题,以成祖“靖难”、景泰登基、英宗“复辟”等几次非正常皇权转移事件为重点,展示了明代的皇权转移之际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问题。在此基础上,赵教授将明代皇权转移博弈的主要参与者归纳为大行皇帝、内阁九卿、后妃、宦官、宫禁武官等群体,并分析了他们在博弈中各自所占据的地位。随后,赵教授以明代历朝遗诏和即位诏为考察对象,依次讲解了皇权转移之际的政令调整和合法性争议的后续回响问题,认为明代大政令调整皆借助皇权转移机缘进行,士大夫是借机调整政令的主要推动者;个别诏书文本的缺失事实上为后世皇权的合法性认同带来了潜在的危机。

02.jpg

最后,赵轶峰教授阐述了几点结论。第一,明朝皇权转移之际经历多次合法性危机、挑战;第二,遗诏、即位诏是皇权合法性重要文献,并非官样文章;第三,士大夫多次在皇权转移之际谋求政令变革;第四,明代皇权政治完整依循中原政治文化传统运行;第五,文本细读有助于政治文化研究。

03(1).jpg

报告结束后,余新忠教授、卞利教授、庞乃明副教授以及几位同学还就政治合法性的中西差异性、永乐帝遗诏不存世的原因、明代皇权转移是否有政治文化的新元素、南明帝位之争等话题,与赵轶峰教授展开交流和讨论。何孝荣教授做学术总结,指出赵轶峰教授的报告结合了大量明代皇权转移的具体历史例证,探讨了明代皇权运行中至关重要的合法性问题,解析了明代的政治文化,其宏大的学术视野和宽阔的研究视角,对在座的南开师生颇有启发意义。

04.jpg

赵轶峰教授为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文明研究院院长、《古代文明》杂志执行主编,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兼职研究员,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明史学会特邀顾问,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编委,《国际史学研究》(集刊)副主编。出版《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初编)、《明夷待访录》(注说)、《克林顿总统弹劾案与美国政治文化》、《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明代的变迁》、《学史丛录》、《咖啡:黑色的历史》(译著)、《历史理论基本问题》(主持、合著)、《千秋功罪:君主与中国政治》(合著)等。

(2016级中国史博士生蔡亚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