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葫芦窑形成机制研究


冯冕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葫芦窑是元末景德镇在龙窑技术基础上,结合本地技术传统发展出的一种新型窑炉,在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葫芦窑的形成有两个阶段:元末在景德镇宋元形成的较宽的龙窑结构上,加入加强控火的“束腰”结构,形成雏形;明初葫芦窑在御窑厂影响下窑尾缩短、腰身收束,窑体结构逐渐成熟,最终于明中期定型。葫芦窑窑形的演变,是同时追求提高烧成的可控性,与降低初期窑炉建设成本、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的结果。对于葫芦窑出现与发展各阶段的形成机制的研究,有益于了解古代景德镇窑业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