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史研习营专题讲座一

王立新:中国考古学的兴起背景与最初十年的进展


821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史研习营专题讲座第一场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海宗轩(119室)举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王立新教授受邀做了题为《中国考古学的兴起背景与最初十年的进展》的讲座。中山大学历史系于薇教授主持讲座,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刘尊志教授、陈畅副教授出席。

于薇老师作为主持人介绍了王立新老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王立新老师的到来。

王立新老师从《考古学:发现我们的过去》(罗伯特沙雷尔、温迪阿什莫尔著)书名出发,引导同学们思考考古学的意义,并引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

王老师谈到,考古学在近代中国的诞生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近代中国面对着极为严重的内忧外患,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开启了艰辛的求索历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西方科学技术与各类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扫去了一个很大的障碍,这是近代 考古学能够在中国诞生的一个重要社会条件。1920世纪之交,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各地从事探险或考察活动。这些人有的在中国境内如入无人之境,疯狂盗挖古遗址,诱骗收购敦煌经卷,甚至大幅切割壁画,对中国的文化遗产造成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不过,由于这些人多数受到过近代科学的训练,他们的调查与发掘工作认识,对于后来的工作还是有参考价值的。这些探险与考察活动,客观上对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也有刺激和促进作用。

考古学的产生也和20世纪初学术思想领域发生的巨变密切相关。西方史学观的传入,使得人们认识到,研治古史,除了传世文献,地下出土材料也是一类不容忽视的史料。王国维倡导的“二重证据法”,实际是20世纪初中西学术思想碰撞交融和新史料大发现双重影响的产物。陈独秀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引发了社会思想领域的变革,催生了史学界“古史辨派”的兴起。顾颉刚认为历史文本并非古史的忠实和纯客观的记录,历史文本的产生和流传都是史学家主观作用的结果。这是十分高明的学术思想。尽管古史辨派的主张存在矫枉过正和只破不立的问题,但疑古之后寻找新史料的需要促进了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此外,早期的中国文化西来说,也对当时中国知识阶层的文化自信心造成了颇大的冲击。解决中国文化的来源问题,重建民族与文化自信,无疑要依靠新的资料、方法和手段。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王老师以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之年定为1921年,一个重要的标准是1921年各种考古学力量基本形成,其中包括作为合作者的外国学者,独立发掘的外国学者,民国初年的归国留学人员和部分本土历史学与金石学者的转型。这一年有了几项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其中宋代钜鹿县城的发掘是第一次由中国的学术机构组织的、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发掘工作,时间上也早于安特生主持的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在学术史上理应得到重视。1928年以后,中国的田野考古主要以单位承担的方式进行。当时主要从事考古工作的单位有中国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考古组等。最初十年的考古工作之中,涉及的时代和地域进一步拓展。发掘者虽仍以外国人为多,但中国学者开始参与其中,并且有了自己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当时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中国史前文化的确立,中国史前文化的来源等。在发掘方法和器物分类方法上存在缺陷,但已经有了明显进展,还有人尝试开展了一定的理论探索。

最后,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反响热烈,王老师为同学们认真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