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晚报:南开大学教授孙立群走进洛阳市道德讲堂


ssss.jpg

6月30日下午,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社科联的邀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孙立群走进我市道德讲堂,以《以史为鉴,启迪智慧——认识兴亡周期律》为题,举办了一场生动的主题讲座。

  在讲座中,孙立群以史为据,条分缕析,深刻剖析了中国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同时提醒大家学习历史并以史为鉴,增长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走好人生路。

  谈历史:“60年现象”与“300年怪圈”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讲座开篇,孙立群即开宗明义,说现在研究、学习历史,就是以此得到启迪,增长人生智慧,办好现在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当谈到中国古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兴亡周期律时,孙立群说,在秦朝以后的朝代更替中,有三个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一是“一短一长现象”。如果前一个王朝执政的时间很短,那么下一个王朝的存续时间就相对长一些。比如,秦朝存在了16年,紧随其后的西汉却延续了200年;王莽的政权存在了17年,东汉延续了195年,都是“一短一长”。原因是前一个王朝覆灭后,新的统治者就会从前朝覆灭的原因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二是短命王朝的“60年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有不少,比如秦朝、西晋、隋朝等,执政时间都没有超过60年,往往是“一代开国,二代亡国”。其最致命的原因就在于这些王朝后继者的素质太差,不能以史为鉴。

  三是王朝终结的“300年怪圈”。细数中国历史,至今尚无一个王朝政权执政时间超过300年的,即使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唐朝,也只存在了290年。原因与我国历史上土地自由买卖、土地占有无限量等现象有关,当失去生活来源的人越来越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时,社会必然产生动荡,最终导致百姓揭竿而起,彻底推翻原有的政权。

  谈制度:“窑洞对”的警示

  “其实,对中国古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兴亡周期律,共产党人早就注意到了。”孙立群说,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到延安访问,曾和毛泽东有段著名的“窑洞对”。当时黄炎培说,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可能存在这种周期律的问题,并问共产党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主席说这话的时候已经过了71年,至今意义仍深远。”孙立群说,不光在中国,世界上哪个政权不让人民监督,哪个政权就要出问题。2005年,美国前总统布什说了这样一句话:“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那些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也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孙立群说,一定要用制度管理权力,彻底解决人治的问题。

  谈人物:不能丧失人生底线

  作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孙立群不仅讲过秦、汉等王朝的兴衰,还对历史人物的际遇、命运给予了特别关注。从2006年起,他先后在《百家讲坛》讲述过吕不韦、李斯、范蠡、扁鹊等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有什么值得现在的人借鉴的地方呢?

  孙立群说,一切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现代史”。研究、学习历史就是通过研究过去的人物、事件等得到启迪,增长人生智慧,办好现在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孙立群举例,吕不韦是中国第一个用金钱改变历史进程的人,应该说他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但到最后,他在处理个人感情问题上出现了偏差,最终走上了不归路,自杀而死。李斯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成为一代名臣,很不容易,但最终因为贪恋富贵被赵高利用,落了个被腰斩的悲惨下场,还被灭了三族。

  “一个人可能经历过辉煌、成功,但如果在关键时刻丧失了人生底线,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孙立群说。(洛阳晚报记者 韩铁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