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副校长张宝明教授做客南开史学名人讲座(33)


2016年11月4日,河南大学副校长、历史文化学院张宝明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在127报告厅为师生作了题为“因‘人’而异:新青年派与学衡派的人学话语”的学术讲座。江沛院长主持讲座,4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五四”是中国现代思想兴起的伟大时期,启蒙是此时期的主旋律,启蒙的核心主题则是“立人”。张教授关注“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是如何看待“立人”这一问题,并认为如何“立人”的话语渗透着关于人的存在、本质、情理、善恶的理解与诉求,“五四”时期背后内蕴着各自思想内存的对抗。张教授将“五四”知识分子群体——新青年派和学衡派作为研究对象,看两派在“立人”之“人”方面有着怎样不同的理解和诉求。

IMG_03241.jpg

先生从新青年派与学衡派对“Humanism”翻译与阐释的差异切入,剖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历史中的“人道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人学话语的紧张,呈现启蒙知识分子对“人”的思考,借此重新审思20世纪中国启蒙路径选择。张先生从自由意志与责任意识方面分析两派在立“人”之道上的异同。学衡派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自由背后的责任问题,与新青年派在自由与责任的问题上并没有太大的分歧。至于学衡派何以如此抵触新青年派。张先生认为两个知识群体所依据哲学谱系“内存”之质的歧义主要体现在思想资源、方法论等方面。学衡派也不认可新青年派所秉持的人道主义。张先生还论述了“人事之律”与“物质之律”的紧张。面对新文化运动以来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学衡派呼吁去除功利主义与情感主义而行人文主义,希望借宣扬人文主义教人“所以为人之道”,从“物质之律”进到“人事之律”。而新青年派并不认同学衡派对“物质律”与“人事之律”的阐释。张先生通过系统研究后认为,在思想启蒙的最终目的是“立人”这一思想共识之下,新青年派与学衡派对所“立”之“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诉求。将双方的“人”之想象置于各自秉持的思想谱系——人道主义与人文主义中会发现,在两派思想底蕴的深处有着自由意志与责任意识的紧张。打捞其中“物质之律”与“人事之律”的真意,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路径会有全新感悟。因“人”而异:超越与回归——新青年派为故乡寻找灵魂的志士(未来的路),而学衡派为灵魂寻找故乡的仁人(回家的路)。

先生最后总结道:有鉴于手持激进法宝的新青年派之“人”(道)和怀揣守成的学衡派之“人”(文)同样是出于中国现代性动机设定的谱系,因此没有必要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把对方看得过于可怕,更没有必要小心设防。人道与人文双重视角的协调制衡和百年来的跌宕、颉顽,为今天如何重审“百年树人”工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追溯并反思这场人学论争的意义所在。

在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张教授让同学们获得了思想深邃的历史洞见,其精彩的报告得到师生的好评。在互动环节,张教授回答了在座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并就有关话题与师生进行了交流。                                            (冯成杰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