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宗一先生做客南开史学伯苓班系列讲座


2017年6月28日下午14时30分,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宗一先生做客南开史学伯苓班系列讲座,围绕明清之际小说观念的三次重大更新,为历史学院师生做了一堂激情飞扬,内涵深刻的精彩报告。宁宗一先生1950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54年留校任教,从事中国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中国古典小说曲探艺录》、《说不尽的金瓶梅》为代表的学术成果,为明清小说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讲座由历史学院副院长余新忠教授主持,文学院张学正教授、历史学院朱彦民教授以及来自历史学院和哲学院的约5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席了报告会。

1111.jpg

讲座开始前半小时,127会议室外已挤满了充满的学生。讲座初始,宁宗一先生借助手稿,“六教授宣言”等几分过往资料,深情地回忆起历史学院与文学院之间,与其自己之间紧密的联系与深厚的情谊,融合个人经历于历史中,强调“真实的记忆,真诚的良知”,并以此开启讲座正文。宁先生借助鲁迅等人的名言指出,文学具有巨大的价值,既体现在从不同角度认识生活方面,也反映在培育民族灵魂等实践层面。章回体小说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页,相对于正史,从微观层面揭示出民间人物或知识精英的心灵史,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史对其的忽略。小说观念的具体内涵,既包括了以哲学思想,社会功能等小说家对于小说的总体看法,又是小说家与听众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更无法忽略时代色彩对审美意识的影响,最关键的还是超越时空与题材的象征意蕴。小说观的更新,是一种迂回,曲折,乃至出现众多反复的过程。明清之际,小说观念经历了3次更新,分别是《三国》与《水浒》诞生,《金瓶梅》横空出世与《儒林外史》《红楼梦》出版。作为宏大叙事巨制,《三国》与《水浒》诞生于民众怀念英雄人物的诉求中,从战争史中寻找诗意,体现了意志,雄伟与热情方面的美感。《金瓶梅》通过一个家族的兴衰,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必然毁灭的结局,借助边缘人物的卑微心态,追求生活的原汁原味,打破了小说的单一色彩。与其沧桑感相对,《红楼梦》充满了青春的天籁与人生永恒的遗憾。《儒林外史》则以知识分子人生命运为主要描写对象,借助举业为上的社会思潮下,这一群体精神瘫痪的形象,以戏剧性的描绘,揭示出悲剧性的潜流。这些对于生命的感叹,不在于社会意义与是非判断,而在于况味与咀嚼。这也与宁先生开头的话所遥相呼应。

2222.jpg

宁先生在学术上高屋建瓴的成就,言语间所表现的大家风范,将学生深深地折服,其对小说中所反映“心灵世界”的强调,也使学生们受益匪浅。讲座以宁先生的一席妙语所结束,余新忠教授同时也指出,“诗中寻史”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对于打破传统史学的局限,发现史学中的“人”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揭示出史学研究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申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