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华教授讲授账簿史料研读方法


9.jpg

(通讯员:尹雅淇)2017年6月7日晚,第五届中国史研习营的首场史料研读讲座于历史学院天挺阁举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刘永华教授带领同学们研读账簿史料。中国史研习营营员及院内外本科生、研究生四十余人参与了本次讲座。

刘永华教授先简要介绍了账簿史料的价值。从经济史角度看,账簿史料是珍贵的物价资料;从社会史角度看,账簿中的人际网络展示了当事人的社会关系。相对于国家、社会的大历史而言,账簿展示的虽只是小部分人生活的侧面,但却有利于从组织切入了解社会,甚至反思大历史对于个人、家庭的实际影响;我们也可以从文化史的角度解读账簿:以账簿中对人对事分类的“标签”来探究历史当事人的分类标准。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账簿史料比如卖书账册,借以了解当时当地的流行文化状况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账簿史料虽然极具价值,但无疑也存在难以解读运用的难点。在史料的解读上,刘永华教授逐字逐句地带领营员阅读了选定的账簿史料——一批卖书账册,并教授同学们通过定位和分类的方法解读史料。这批卖书账册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界定,因此需要我们从史料中出现的人和事物推断其时间界定和地理范围;账册中记载了大量人名与卖出书籍的记录,阅读者必须采用方法处理这些丰富而琐碎的数据。刘永华教授采用分类的方法,将买书的人与人们购买的书籍予以分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研读。通过阅读史料,我们可以提炼出史料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读完账册之后,刘永华教授鼓励大家进行讨论,这批账册反映了什么呢?在场同学纷纷发言,从账册中课本信息反映的教育状况,到20世纪初期的革命浪潮,不一而足。刘永华教授聆听了大家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思考方向:账册史料中的哪些信息与时代相符,哪些又与时代不符呢?他认为,账册的定位年代是20世纪20年代,在历史叙述中已是西化、现代化潮流如火如荼之时,然而账册中以学生为主的读者,其购买的课外书中,教人算命、处理人际关系的应用类书籍和明清小说这些“过时”的书籍仍然占了大部分,这一现象至少给研究者一种警醒:要更立体地对待思想史、叙述、论著中被赋予重要地位的“时代特征”,不是要彻底颠覆某种固定认知,而是要认识到一些区域所表现出的情形与我们普遍认知的不一致。

同学们就刘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其进行了大量的互动。刘永华教授表示,在回到时代背景提出具体问题时,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新知识在当地的传播是否有其他途径,当地书商与读者的关系等等。

由于时间已晚,讲座在意犹未尽的余韵中结束了,本场讲座刘永华教授方法细致而视野广阔的讲授给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大家的交流碰撞中,也催生了更多思维的火花。

11.jpg

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