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营讲座之六:入门与预流:罗志田教授谈治学


6.jpg

7.jpg

(通讯员:尹雅淇)78日下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罗志田教授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海宗轩与第五届中国史研习营营员、校内外师生漫谈治学体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东杰教授担任讲座主持,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夏炎教授、毛立坤副教授,台湾东华大学蒋竹山副教授出席讲座。本次讲座吸引了一百多名师生前往,海宗轩内摩肩接踵,热气腾腾。为了不错过主讲人的妙言妙语,大家不得不关闭空调,强忍酷暑。

罗志田教授笑言,讲座选择“入门与预流”的题目,是吸取往届研习营教训,希望让大家能听懂一些。入门最重要的是要“有所法”。桐城派还说“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不过对初学者来说,先考虑“入门”和“预流”比较好一点。广东名学者陈礼说过,做学问最难就是入门。古代有传统家法教育怎样入门,今天却是个快餐时代,讲究提供少走弯路、更直接的入门。

治学的入门:视觉转换

罗志田教授以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的“视觉转换”

概念来说明如何得以“入门”。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看来是不一样的,而一个人如果经过多次的视觉转换,就可以成为他所说的科学世界的成员,俗话说就是“入门了”。这样的视觉转换需要经过多次具体的实践。视觉转换本身也有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外行变成了内行。其标志是能够看懂专业的东西,并能用内行话表明自己的思想;第二层次是能够分出一本书的好坏。罗老师认为,大部分人其实是难以分出的。视觉的转换并不容易,不少学者都要经历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用“行话”表达观点,同时也要适当地表现。

“入门”的一条捷径就是寻找法度来临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是类似门派的东西,各家术语是不一样的,学习者要找到理解这些门派秘笈的窍门。在学习一家时,要把本派家法搞清楚,同时也要熟知相关各派的法门。得其法而入其门,入门之后,首先不胡说八道了,其次是一通百通,左右逢源。第三便是能感受到做学问的一些乐趣了。这时视觉转换的完成,也伴随着一项成果,比如论文或著作的完成。

预流:进入学术脉络中

陈寅恪先生提到的“预流”含义,是进入时代学术的主流。罗志田教授认为,自己所说的“预流”与陈先生的“预流”有着一定的差异,是指进入学术之流。学术如同流水,先要进入,才能预流。首先要求知道“流”是什么。罗老师认为学术的脉络便是“流”。“预流”就是要把自己的研究放进学术脉络里面。把研究的事情,放入它本身的脉络,不自说自话,要说历史自己的话,然后再将其放入大的学术脉络中。“预流”要求我们一定要知道学术的成果、学术的脉络,不过学术的脉络不等于大部分人所写的“学术史”。学术成果和脉络是有目的的陈述,而不是走程序;不是为了表明学术的正确,而是要树立自己的研究成果,只有陈述好了学术的脉络,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体现出来。

“预流”的方法,首先便是建立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学术源流;其次要与之前的预流形成关联,,不必广而全,但不能遗漏有关领域内最重要的基本问题;最后要“有所变而后大”。将读者引入一个领域后,要突出自己对该领域问题的看法,将其“带出去”。“去熟识化”。

预流之后:不忘初见

“入门”与“预流”之后,治学者已经拥有一定的经验了。但进入之后,束缚也就出现了,熟悉之后,对很多东西可能已经失却感觉,而看见事物中细微的差别后,心也就虚了。罗老师认为,这一状态,在认识上是进步了,精神上却磨损了。所以要记得最初的想法。站在门外,能清晰看见整体,又不致一叶障目。初见是一个很难维持的东西,但对做学问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罗志田教授将高屋建瓴的视角与风趣的语言风格相结合,旁征博引地向听众娓娓道来自己的治学感悟。讲座完毕,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就学科入门、陈寅恪先生的预流观点进行了交流,并与罗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