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举办“历史与文化的歧义:一个无解的学术难题”学术讲座


2017年11月1日晚,厦门大学历史系陈支平教授做客南开史学名人讲座(58)暨伯苓班史学系列讲座(12),在历史学院发表了题为“历史与文化的歧义:一个无解的学术难题”的讲演。陈支平教授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和厦门大学国学院院长,是我国明史和中国经济史领域的著名学者。本场报告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教授常建华主持。法学院柏桦教授,历史学院余新忠教授、何孝荣教授,以及本硕博学生80余人出席了报告会。

微信图片_20171103143148.jpg

陈支平教授首先指出,对历史与文化歧义的思考源于他学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陈教授举例说明了历史学者往往在社会文化活动中陷入尴尬的境地,进而指出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是历史学者没有清楚认识到历史和文化的区别。陈教授认为,历史与文化最大的差别在于二者目的不同:历史学的功能在于求真,历史的真实、客观性是每个合格历史学者必须尊重的。而文化学的功能则在于弘扬文化,在人们心中建立起文化共识,而在建立文化共识的过程中,历史事实必然经过了文化的修饰,人们宣扬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又回避了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历史与文化存在联系,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事实作为依据,而文化一旦形成,其对大众的强大影响力又会笼罩历史,使历史服从于文化。因此,陈教授认为,文化共识绝不等同于历史事实。陈教授最后总结道,历史学者必须坚持原则和底线,即尊重、展示历史的客观真实,又不能因为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历史事实而否定文化,因为超越于史实的文化共识,体现的文化意义更具有永恒价值。如何在这样一个无解的难题中谨慎自处,是每个历史学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讲座中,陈教授不断用他的生活经历形象地为同学们阐释问题,生动风趣,诙谐幽默,整场讲座笑声不断。

微信图片_20171103143154.jpg

在随后的评议环节,在座几位教授各抒己见。柏桦教授用“陈平盗嫂”的例子再次深入解释了历史与文化的歧义,并强调良知与求真精神是历史学者必须坚持的。徐泓教授认同柏桦教授的观点,进而为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历史学家不评判文化传统,而是说明为什么形成这种文化传统。常建华教授认为提出历史与文化的差异性非常重要,有助于扫除学术上的障碍。

历史与文化,这两个我们通常习惯联系起来的词汇,其实却是大不相同。历史是客观的,而文化却相对主观,拥有内在逻辑。这更启发我们在观察家族文化、区域文化中应当秉持的立场:客观求实,同时对文化怀有理解的态度。

供稿:唐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