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金宗燮教授到院访问并进行学术演讲


(通讯员  张弛)622日上午10点,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金宗燮教授应邀来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在天挺阁举行了题为“五代十国的正统观”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南开中古社会史研究班”第20期讲座,由历史学院夏炎教授主持,王力平教授、薛磊副教授、王安泰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张玉兴副教授,以及我院研究生、本科生约三十人参加。

夏炎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金宗燮教授的基本情况。金教授于2003年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张国刚先生。从2007年起,在韩国首尔市立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五代十国史、唐代城市史等。

讲座开始,金教授首先提出了这样一系列疑问:在分裂时期,中原王朝最终能够统一中国,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什么样的人、国家、王朝能够统一中国?他们需要怎样的条件?正是为了解答这些问题,金教授选取了五代十国的正统观展开研究。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前,金教授先是介绍了以往学者的一些看法,主要有四种:一是分裂局面非常痛苦,百姓要求统一;二是王朝处在中原地区;三是掌握军权才能统一中国;四是政权有没有统一的意志。金教授还简要介绍了五代时期的政局以及各个政权之间的关系。之后,金教授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五代时期正统观的理解。一是五德终始说。五代十国存在着两个方向的五德终始,或是沿用五行相生继续推演,或是恢复原来的正统。二是复唐与继承的问题。后唐与南唐政权均以复唐自居,主张唐朝的名分。除了这些直接标榜唐王朝的政权,之后的一些王朝也对前代有所继承,如后晋高祖保留唐庄宗、唐明宗的庙,后汉高祖沿用后晋高祖的天福年号等等。金教授认为,从复唐与继承的角度来看,中原王朝不是“五代”而是“四代”,“五代”是后世史家的总结。三是对互相称帝的态度。五代十国同时存在多个皇帝,甚至互相劝称帝,因而有了“中朝”、“南朝”、“北朝”、“东朝”等概念。不过,除了少数例外,五代一般坚持自己是唯一的皇帝,而十国则互相承认称帝,并随时改变自己的态度,甚至向他人称藩。四是领域观。五代王朝一直把唐全域视作自己的领土,而十国则各据一方,并不把全唐作为自己领土。五是君主的治绩。金教授介绍了从后梁太祖直到后周世宗各个君主的治国情况。六是“真主”的概念。五代十国时期,有所谓“真主”、“真人”的概念,主要是由十国提出,认为“真主”一旦出现,将会重新统一各地。因此,五代王朝的君主如果治理政事比较好,会引起周边政权非常敏感的反应。

夏炎教授对本场讲座作了点评,介绍了五代史研究的概况,认为五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段,并且提出了对于五代分期问题的看法。王力平教授则是介绍了金宗燮教授在南开的经历,以及自己对五代的认识,并认为金教授的这次讲座思路清晰、角度新颖。薛磊副教授对于金教授“四代”的说法,引用已故刘浦江教授的观点,认为五代时期的正统观并非一成不变,后周就曾经下诏承认后梁的地位,因此“四代”还是“五代”仍应慎重考虑。另外,他还提醒,应该将“华夷之辨”也纳入五代正统观的考虑范围。王安泰副教授结合自己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心得,认为关于五德终始等正统论,应该区分实际存在的政权和文字上的叙述,区分理想的天下与现实存在的天下。张玉兴副教授先是根据自己编写教材的经历,谈论了五代的分期问题,之后又针对五代的正统观,主张至少有三个层面可以考虑:一是当时政权的认识,二是对立的政权或后代政权重新构建的正统观,三是当时普通民众的看法。金宗燮教授对各位老师的点评作了回应,之后又与在场同学展开交流,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一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