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钱币学家波比拉赫奇教授做客“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专题讲座



 

     (通讯员 赵家田)78日至11日,国际著名钱币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高师奥斯蒙德·波比拉赫奇(Osmund Bopearachchi)教授做客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专题讲座,在津南校区公共教学楼B117室做了四场学术报告,题目分别为“古代中国、印度和希腊的造币方式,印度与中亚的希腊人及其后继者的历史以及在丝路研究中的重要性”、“亚历山大大帝及其希腊继承者在中亚与丝路沿线的活动”、“印度—斯基泰人、印度—帕提亚人以及贵霜钱币及其对丝路的影响”、“犍陀罗佛教艺术及其在丝路沿线的传布”。讲座由杨巨平教授主持,历史学院邵大路讲师以及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聆听了此次学术盛宴。

 

波比拉赫奇教授的报告,既各有重点,又相互联系,自成系列。他的学术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亚历山大钱币是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以及随后的印度-斯基泰人、印度-帕提亚人和贵霜人钱币的源头。其二,这些钱币是丝路沿线国家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反映,是丝路文明互动的见证。其三,犍陀罗佛教艺术与希腊人在中亚、印度的长期活动有关,其中所包含的希腊化信息就是他们的文化遗产;其四,随着犍陀罗艺术东传,其中内含的希腊化文化因素也融入了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之中,它们在敦煌莫高窟及安西榆林窟都有迹可寻。

 

波比拉赫奇教授的讲座信息量丰富、内容精彩、授课方式生动有趣,不仅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而且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与思考。同学们向波比拉赫奇教授请教了诸多关于希腊化钱币、佛教艺术以及贵霜帝国研究的问题,得到了教授耐心细致的回答。

 

 

波比拉赫奇教授在南开讲学期间,会见了历史学院院长江沛。江沛代表历史学院对波比拉赫奇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学科发展提供帮助。

 

奥斯蒙德·波比拉赫奇(Osmund Bopearachchi)教授,国际著名钱币学家。1949年生于斯里兰卡,巴黎索邦大学博士。现任巴黎高师(ENS)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室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索邦第四大学名誉教授。兼任法国钱币学会、美国钱币学会、英国东方钱币学会等多国钱币研究机构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中亚钱币与艺术。代表作有《希腊—巴克特里亚与印度—希腊人钱币》(Monnaies 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 Catalogue raisonné)、《史密斯森研究院藏印度—希腊人、印度—帕提亚人、印度—斯基泰人钱币目录》(Catalogue of Indo-Greek, Indo-Scythian and Indo-Parthian Coins of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从巴克特里亚到塔普罗宾:波比拉赫奇作品选》(From Bactria to Taprobane: Selected Works of Osmund Bopearachch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