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开中国史前沿论坛开幕


(通讯员彭崇超  向亚军  摄影赵晨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史研究蓬勃发展。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学科与学术团队建设项目首届南开中国史前沿论坛——“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史学的回顾与前瞻128日上午在历史学院天挺阁隆重开幕。

 

会议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先明教授主持,他表示最近北方迎来了罕见的寒冷天气,但与会专家的到来给南开带来了暖意。王先明教授用三高形容本次会议,即高朋满座高端论坛学术高见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江沛教授致开幕词,他首先对与会专家能在寒冷的岁末拨冗莅临南开表示感谢。江院长指出本次论坛希望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讨论,打通中国史研究,为中国史研究提供新的理念。同时,也为南开的同学们提供了接触各领域大佬的宝贵机会。

 

随后,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荣誉教授汪荣祖,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王学典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席教授李治安等先后致辞。汪荣祖先生深情地回忆了与南开史学的渊源,他的老师刘崇宏先生、萧公权先生都曾在南开执教,而与其交往深厚的何炳棣先生,因对雷海宗先生的感念,晚年特别想回南开执教而终未如愿。最后,汪先生祝愿南开史学发展得越来越好!

 

王学典教授首先高度赞扬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举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学术论坛。他提到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各个领域均召开相关研讨会,但对时间、事件最为敏感的历史学界在此事上却显得比较迟钝,反映出历史学界对现实的冷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在今年举办本次论坛填补了这一空白,为中国史学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王先生最后表示,希望南开史学能继续保持对时间的敏感,并在新时期繁荣发展。

 

李治安先生就改革开放40年的史学发表了自身的睿思。他认为,与改革开放前不正常的史学发展相比,近四十年来中国史学呈现出新面貌,获得了新进展、新飞跃。对于新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李先生谈了两点体会:第一,要将传统断代与新兴领域相结合,使之相得益彰。尽管如今史学在传统史学基础上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如社会史、环境史、医疗社会史等。但如果将史学新领域与断代研究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研究深研究透。第二,做到实证与汇通完美结合。他以陈寅恪、王静庵及南开前辈郑天挺、杨志玖为例,认为几位先生在实证研究上能做到精深细密,同时又能进行高屋建瓴式的研究,以小见大,实为实证与汇通结合之典范。李先生认为做到以上两点,中国史学才能在新世纪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后王先明教授进行总结,感谢专家莅临南开,在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本次论坛一定会圆满举办。

 

 

据悉,南开中国史前沿论坛是南开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史学科与学术团队”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今年是第一届,未来会选择适切的主题持续举办,旨在推动中国史研究和南开大学中国史学科不断发展。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17个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30名中国史领域的一流学者,来共同探索中国史研究领域内的理论和方法,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史学术研究,展望未来中国史学科的发展。论坛将分“中国史学走向的理论探索”、“新史学视野下的专题史研究”、“中国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微观研究的宏观思考”及“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史学的成就与可能”五个专题举行主题报告和评议,并以“新世纪中国史研究的问题与前瞻”为题,开展圆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