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潘光哲研究员应邀做客南开史学名人讲座(101期),以“知识人研究的可能视野:世界知识与地理想象”为题发表演讲。历史学院院长江沛教授主持讲座,台湾政治大学刘季伦教授、张岩讲师以及50余位学生参加了讲座。
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如何看待知识人于其中发挥的作用,域外知识在传播中所形成的“思想的环流”现象,是一个十分引有关注的重要课题。在讲座中,潘光哲研究员由此切入,深刻地讨论了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口岸知识人”群体的形成,认为不能单一地理解这些知识人对于域外文化的引介,而是要看到其中因诸种原因所造成的对于知识理解的复合性、既有新鲜、深刻,也有迷茫和肤浅。
在讲座中,潘先生对康有为、王韬、郑观应对于他人知识及游历的利用与改写,日本学人、《时务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所收材料间的比较,通过严复的《群己权界论》版本与日本译本和中国学者其它版本的比较,特别强调的近代以来西方、日本与中国思想与文化交流间的“环流”现象,强调要突破传统的单一中国史视野,将这一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置于世界的范围内进行思考。
讲座结束前,一些同学和老师也就所关注的问题,与潘光哲研究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