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军客座教授致聘仪式暨南开史学名人讲座(105)举行


430日上午10点,历史学院天挺阁。历史学院举行了向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梅建军先生致聘我院客座教授仪式。副院长余新忠教授主持仪式,江沛院长代表学院发表致辞并向梅建军教授颁发聘书纪念牌。江沛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梅建军教授是国际上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也是声誉卓著的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几十年来第一位由中国出身学者来担任所长,能够邀请梅教授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是南开史学的荣幸。作为国内史学界的重镇,南开史学向来重视求实创新,以不断开拓史学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为己任。能够连接科技与人文的科技史,将是未来南开史学重点建设的方向。期盼梅教授能够利用自己学术影响和学术专长,积极南开的科技史建设和发展传经送宝。梅教授对此深表感谢,并表示以后一定尽己所能,贡献心力,努力加强李约瑟研究所和南开史学的交流和合作。

致聘仪式后,梅建军教授进行了题为“中国科学与文明:李约瑟及其知识遗产”的南开史学名人第105次讲座。包括王薇、方万鹏、赵庆淼老师在内的几十位师生参加了致聘仪式与讲座。

梅老师的讲座围绕李约瑟及其知识遗产展开,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李约瑟的个人经历及《中国的科学与文明》项目的历史,展现了李约瑟的研究兴趣从化学胚胎学向中国科技史的转变历程,详尽地阐释了其毕生的志业。第二部分清理、评估了李约瑟的知识遗产。梅老师梳理了学界对于李约瑟工作的评价,观察了最新的研究动向,并且提出:李约瑟的知识遗产集中体现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之中,其所展现的研究与长时段、大历史的视角有相通之处,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史的视野。随后,梅老师从比较文明史文明整体观两个论点出发,结合自身对于白铜的研究,肯定了李约瑟文化滴定的理念与百川归海的普适情怀,详尽地阐释了这一知识遗产的价值。在演讲的最后,梅老师介绍了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历史、学术使命、发展计划、资助状况等信息,并向在座师生表示欢迎。

梅老师的讲座妙趣横生,颇具启发性,引发在座师生的强烈反响。讲演之后,梅老师就中国科技发展的抑制因素、科技史研究中的物质文化视角,李约瑟的研究对于西方科学的影响以及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等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讨论。讲座最终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供稿:王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