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2:00-4:00,历史学院廷黻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魏明孔先生,做客南开史学名人讲座(107),发表了题为“浅谈近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特点——以人大复印资料为主”的学术演讲,卞利教授主持讲座并简要介绍了魏明孔先生的学术经历及成果。天津理工大学杨莲霞教授、江沛院长以及数十名师生聆听了魏明孔先生的精彩演讲。
魏明孔先生首先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史发展的主要成就,分为十二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 一是经济史资料的发现是整理与出版成绩斐然,呈井喷之势;二是利用地下考古资料拓展经济史研究;三是多样化研究方法纷呈展现,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四是社会转型研究有所突破;五是经济史学术会议密集;六是专题性研究有所进展;七是对前辈学者的治学方法是理念是研究成果等进行总结;八是区域经济尤其商帮史研究活跃;九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人文关怀:救灾是环境史是三农问题等;十是青年学者茁壮成长;十一是国际交流日益加强;十二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史研究总结。
随后,魏明孔先生从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问题所在。他指出:经济史学评论尤其批评性论著显得单薄,系经济史研究的一个瓶颈;对新发布的经济史资料的甄别、深入解读和研究显得严重滞后;重复研究乃至学术不端现象时有发生;贯通宏大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历史学的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经济史在研究方法上处于各自为政,融合或相互借鉴方面有待加强。
最后,魏明孔先生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他认为,全球视野下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的构建,可能会成为一个热点;其次是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方法和理论融合,对于经济史研究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此外,经济史资料的甄别、利用,尤其数据库建设会受到越来越重视;贯通的研究受到期待;最后,国际交流更加活跃。
魏明孔先生的精彩报告博得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讲座结束后,魏明孔先生还就三农问题、环境史研究展望、经济史研究论文选题和唐史研究的创新等问题,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撰稿人:马德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