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百年校庆】著名史学家滨下武志教授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照片为徐泓教授拍摄

925日下午,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汉学家滨下武志教授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在历史学院海宗轩做了题为“全球史研究的三个历史循环——从海关资料看气象自然循环/经济市场循环/生活医疗循环”的报告。王先明教授主持讲座,并代表学院向滨下教授颁发“百年南开大讲坛”纪念牌,我校近百名师生聆听了演讲。

滨下教授指出,朝贡与海关并非割裂的,从朝贡到海关的转变可以窥见海洋管理的历史变迁。海关史料中间蕴含大、中、小三个历史循环。大循环为自然气候循环,可见于灯塔和气象记录资料;中循环社会经济/市场循环,可见于海关年报、航运、航路、交通资料;小循环为地方社会生活循环,可见于城市报告、医疗报告资料。

滨下教授讲述了其“长期历史/大历史”的研究方法,即注重长时段(从15-16世纪至21世纪)、自然灾害与地方社会的结合、人类史与自然科学的结合、陆域与海域的互动和交换。同时介绍了全球化与区域关系的网络化以及全球史与世界史研究的区别。接下来具体分析了东亚海域与世界海域的循环、亚洲的海域网络、海域丝绸之路、海域利用的结构、东亚港口网络的历史变迁、海关与海洋、东亚气象观测等问题。最后阐述了其“东亚海洋区域”的研究模式,其中,气象与海流、港口与航运、移民、贸易等要素建构起了区域内部的联系与共同空间。

讲座最后,滨下教授就师生关心的问题做了细致认真的回答。滨下教授的研究视野与方法令在座师生备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