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百年校庆】著名埃及学学者Anthony Spalinger教授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20191025日值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历史学院邀请著名埃及学学者奥克兰大学Anthony Spalinger教授作为百年南开大讲坛主讲人,在历史学院天挺阁(127室)给予主题为“古埃及的军事场景与其目的”的讲座。讲座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徐诗薇主持,学院部分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来自辽宁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等校师生共计40多人到场聆听。讲座伊始,徐诗薇老师向Spalinger教授颁发了百年南开大讲坛主讲人纪念牌。

Spalinger教授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授介绍了这次讲座的主题和讲解思路,即从塞提一世的卡纳克神庙柱廊大厅东西侧浮雕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古埃及的军事场景以及它们的意义所在。教授把军事场景分为三类:第一、法老与敌人战争的场景。第二、击败敌人后凯旋而归的场景;第三、法老将战俘和战利品奉献给神明的场景。塞提一世的军事策略可透过神庙墙上东西两侧略窥一斑,其包含了各侧分别有三行图象,涵盖塞提一世的六次战役:东侧浮雕主要是西奈半岛、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战事;西侧浮雕则为利比亚、西台帝国和卡德墟战役。

第二部分:教授分别从以上三个环节展开论述。离开埃及环节:教授以图示的方式呈现一系列塞提一世率领军队在外地征战或者考察的场景。图中的塞提一世战斗姿态可以从两个方位来理解:图像右边是英勇的法老独驾着双马战车,以拉弓射击的姿态强势存在,图像左边是被强大的法老冲击得七零八落的敌人,这些敌人不同程度上都受制于法老的英勇威力,他们纷纷中箭倒地,抑或四处流窜。法老在战事中往往被刻画为驾乘战车的战斗形象,英勇无惧独自一人对抗着众多的敌人。法老总是所当无敌的,而敌人总是懦弱胆小的。返回埃及环节:图像中的塞提一世驾着战车扭头望向众多的战利品,例财物、俘虏等,抑或是他捆绑俘虏的景像,然而,返回的方向是与离开方向一一对应的。在埃及环节:塞提一世向其父亲阿蒙—雷献上众多的祭品(包括面包、啤酒、牲畜等)和他带回的战利品,包括被捆绑住的战俘等。这些敌人的图像也充分显示出埃及人对「他者」的概念已非常成熟。

第三部分:教授对以上所讲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通过对塞提一世等法老的军事场景的解析,教授认为古埃及的军事图画场景是存在着一定范式的,而塞提一世在卡纳克神庙的浮雕充分了证明这一种模式,以法老离开埃及—回归埃及—献祭众神的三步骤方式进行。法老独自一人以巨大的姿态打击了敌人,此类图象从前朝时期开始就是展现王权的典型方式,在一般平民无法任意进出神庙之際,他们也可以迅速藉由巨型图像来感受法老强而有力的权威,因而慑服于他。

讲座结束后与会老师和同学们就古埃及的军事场景和宗教关系等问题向Spalinger教授请益他详细地回答老师和同学们的各项提问教授诙风趣的叙风格给予在场师生都留下了深刻印讲座最后在一片掌声中完美地落下帷幕。

(供稿:彭林轩,刘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