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华(1935—2018),河北石家庄人。当代著名史学大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南开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创始人。1957年入南开大学历史学系学习,次年即留校任教。曾任南开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首届主任,“985工程”三期建设重点项目“中国思想与社会创新基地”主任,兼任国内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和十几个学会的理事。在中国通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史、秦汉史、历史认识论和知识分子史等领域贡献卓著,尤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见长。1978年发表《砸碎枷锁 解放史学》,率先冲破极“左”史学的思想束缚,引领史学解放之新潮。同年发表《论战国时期“授田”制下的“公民”》,首先提出战国授田制说,为“王权支配社会”的理论提供坚实的史实支撑。刘泽华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脉络和主潮,剖析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文化及思想症结,提出“王权支配社会”“王权主义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脉”“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是一种‘阴阳组合结构’”等命题和论断。他具有鲜明的学术个性、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是20世纪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史领域最为杰出的学者之一,其学术团队被海内外学界誉为“刘泽华学派”(王权主义反思学派)。担任系主任期间,他竭力推动各项改革,极大提升南开史学在学术界的地位。主编《中国政治思想通史(9卷)》《士人与社会(2卷)》等,著有《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与汪茂和、王兰仲合作)《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洗耳斋文稿》《中国政治思想史集(3卷)》(被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等和回忆录《八十自述:走在思考的路上》。毕生著述集结为《刘泽华全集(1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