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埃及学学者蒲慕州做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应【古埃及与两河流域文明系列讲座】之邀,香港中文大学蒲慕州教授于2019125日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担任第三讲的主讲人。

125号下午4点钟,蒲慕州教授在学院天挺阁进行了题为“古代埃及和两河文明对待异族的态度”的讲座。本院师生、天津师范大学及外校人员约60人到场聆听讲座。

在讲座开始之前,徐诗薇老师首先对蒲慕州教授的研究领域和著作做了大体介绍,指出蒲老师研究方向多元,涉及到酒祭祀、中国古代宗教社会研究,文明比较研究等等,其作品《法老的国度》和《尼罗河畔的文采》更是埃及学学生入门书目。

蒲教授的讲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比较的概念及意义、文化自觉的概念及应用、三个古代文明对待异族态度的比较及结论。

其一,比较的概念及意义。

蒲老师提出,比较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以及人文研究的两个基本理论预设:1)人及人类社会基本上分享相似的理论基础和结构,因而必有可比之处;2)人及人类社会各有其特殊性,没有进行比较的必要性。

社会学家及人类学家自19世纪末以来就已进行比较研究。自1970年代以来,文化人类学者有一个新趋势:认为每一个文化都是一个自满自足的意义系统,只能就其自身来了解自身。但主张比较没有必要的人,基本上是为了强调他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蒲老师这里所说的比较,是要把一般行之而不察的比较活动提升到有意识、有目的的层次,以得到更广阔的对人类文化的了解。

比较研究是了解古文明的重要方法,如二十世纪英国历史学家Arnold Toynbee在其巨著《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中,基本采取结构式和生物譬喻的办法,来比较全世界各个文明的历史发展;Bruce Trigger在其巨著Understanding Early Civilizations (Cambridge, 2003)中比较了7个古代文明。

蒲老师列出以上两个例子的目的是想说明比较历史研究可以是非常理论性的重大工程。对于他自己而言,比较历史的有趣之处,是提供我们对所谓人的现象一种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历史能给人的存在提供时空及意义的参考坐标,给社会运作给予方向感。而比较的眼光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找一个自己感兴趣,且最好具有关键重要性和跨文化重要性的题目。

         其二,文化自觉的概念及其应用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与中国对异族的态度,这是一个关于文化自觉的问题。也是蒲老师的著作中谈到的重要内容(Poo Mu-chou, Enemies of Civilization: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ers in Ancient Mesopotamia, Egypt, and China,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文化自觉是一群人用以区别我们与他者,建立自我认同的概念,是人们用以对待他者的一种指导原则。它显示在称谓,态度,行为等不同方面。看看一个文化对待异文化的态度能够让我们了解这个文化的特质。探讨古代世界中不同文化的自觉意识或对待异族的态度,可以显示人类社会的一些特质,对族群冲突的源起可以有更为细致的了解。

其三,三个古文明对异族态度的比较及结论

首先,蒲老师提出大多数指称异族的称谓都带有某种鄙夷的意味。

foreigner一词在苏美尔语(Sumerian)中对应的是bar,也就是阿卡德语(Akkadian)中的ahu,意为stranger outside alien,这是以社群关系划分人我;foreignersenemies对应苏美尔语中的kur,也就是阿卡德语中的nakru,意为hill countryMartu意为Westerner,这是以地理位置区分内外。

以地理位置区分在埃及对异族的称谓中也体现出来。如Heriu-sha,意为“those upon the sand”,指the BeduinsHastyu,意为“people of the mountains, hill countries”。以文化特征(工具,语言)区分也有所体现,如Pedjut pesdjet意为“the ‘Nine Bows’”,Pedjet意为“the ‘bow people’”,A-a-ah意为“speakers of foreign language”。Heftyheru意为enemy (not necessarily foreigner)。蒲老师还展示出有关以服饰区分人群的埃及壁画图片。

中文中的异族称谓可以大体分为三种:1)以地理位置区分的。如,域外被称作“方”,如,“羌方”,“鬼方”。2)以文化差异区分的。如,“戎”,“夷”,“蛮”,“狄”,“披发左衽”,“短发纹身”。3)以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共同区分的。如,“西戎”,“东夷”,“南蛮”,“北狄”,“九夷”,“八狄”,“七戎”,“六蛮”。

而三大文明的自称是以地理位置为认同基础。Kalam即“Sumer”,意为Lower Mesopotamiaa unified country or geographical areaKemet即“Egypt”,意为the black land。以及“中国”一词。

一般而言,三个文明似乎都对异族抱持一种鄙视的态度:即异族为文化低落的野蛮人。但异族也有被认为是朋友或者同盟的情况,这与资料的性质相关。那些比较能欣赏异族的资料,通常反映出非官方或者私人的观念。而表现出比较冲突的,批判的,鄙视的态度的那些资料,则多半代表一种官方的立场。且三者均认为其文化较异族优越。

三文明之间亦有不同之处,其中最显著的是对于同化异族的兴趣不同。中国知识分子似乎将「用夏变夷」视为一种文化理想和责任。埃及并未发展出一种积极主动「埃及化」异族之需要。两河流域文化似乎也并未显示同化异族之兴趣,虽然事实上,出于实际需要,不断有异族被同化并入两河流域社会中。

最后,对以上三种古文明对异族态度初步之研究显示,古文明对待异族之态度至少必须分为官方和私人两方面而论。在非官方文献中,对异族与异文化的态度随社会政治之变化而有所改变,此种改变与每个文化中某些人的自我反省意识之增长有关。

    讲座后,老师和同学们跟蒲老师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热烈讨论,大家都收获良多,讲座在热情的掌声中完美落幕。

(供稿:刘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