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表达”育人体系建设成果》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出品。此项建设成果(丛书)包括《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学子视角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学院学生工作改革创新实录(2017-2019)》和《“际遇行星”人物访谈》四册,历时三年时间,覆盖本硕博各学历层次,近15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自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陆续召开,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为此,历史学院党委自2017年开始,在学生思政工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了要结合学科实际和学生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表达”育人体系。
在历史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不是学科之外的另起炉灶,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学院党委始终重视大力挖掘历史学科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学生思政工作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归根到底就是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科特色紧密融合,提升育人实效。
学生思政工作与专业教学融合,促进教学相长。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是历史研究的必然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则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根据学科特点,学院党委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挖掘中国史、世界史、文博考古等不同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统一。同时,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不脱离学生专业学习实际,不搞“两张皮”。2018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调研南开,实地参观了历史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表达”主题展览。通过主题展览、公益广告制作、话剧展演等教育活动的经验积累,学院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并成功获批2019年南开大学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学生思政工作与学科建设融合,助力学科评估。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体系中,各学科思想政治工作占有重要的分量。为不断提高学院社会声誉,彰显学院育人效果,学院党委坚持学术导向和价值引领,持续办好以“南开史学”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各类网络媒体。公众号自2017年7月创办以来,坚持贴近师生,做到读者在哪里、粉丝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伸到哪里,讲好史院故事,增强学科话语权,着力打造与一流学科地位相匹配的一流网络媒体。当前,“南开史学”公众号为促进思政工作的线上线下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展现了新时代史院师生昂扬的精神面貌。
学生思政工作与学生发展融合,提升就业能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历史学院学生在毕业后有很大部分进入公务员、选调生、学校教师等公职人员队伍,每年毕业季都会有很多各级别、各省市的用人单位到学院开展政审工作。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对学生提升求职竞争力和顺利步入社会至关重要。为此,学院党委在“第二课堂”开展的所有活动,都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日常的积累中,逐步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变化。
学生思政工作与学生需求融合,尊重主体地位。历史学院作为学校二级学院,在学生思政工作中没有单纯完成任务的“一刀切”,没有不切工作实际的“死命令”。学院党委要求辅导员要运用“精准方略”,善于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善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在多元复杂的基层环境中,认真倾听、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做到“兼听则明”;为不同发展志向的学生搭建不同的发展平台,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勇敢追求自己的志向,做到“人尽其才”。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历史学院党委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润物无声中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感谢所有参与编纂这套《建设成果》的老师和同学们!
也为所有历史学院可爱的同学们点赞!
(转载自:南开史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