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国际关系与地域文化:抗日战争研究”工作坊在历史学院天挺阁召开。开幕式由《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黄道炫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金铮教授先后致辞。会议共分四个场次进行。
第一场由《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副编审吴志军担主持。李金铮教授的《抗日根据地研究的“南开”传统》回顾并反思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在中共党史、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他将此一传统归纳为魏宏运时代的奠基和开拓、后魏宏运时代的发展和突破以及未来新生代学者的多面开花。随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王士花研究员就“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征收”问题发言,激发了学者们对新材料整理和利用的讨论。
第二场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贺江枫主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会芳的《英雄·亡国·国贼:清末民初安重根题材戏剧的叙事转移》在回顾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将时间聚焦于清末民初,考察了以安重根为题材的戏剧叙事重点的变化。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张展的《日德同盟与日本对华“和平工作”》从国际视角着手,利用多方史料,以1940年以后日本对华工作为线索,梳理了日本对德结盟的思路及其外交实践。与会学者就这两篇文章展开讨论,李金铮教授回顾了红色文学及影视剧的发展并强调其变化,提出应当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进行历史考察,黄道炫教授则强调了历史趋势与历史偶合之间的张力。
第三场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潘建华主持。贺江枫副教授通过对史料爬梳甄别,重新考察了1933—1934年孙殿英西进青海事件。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郭循春讲师就华北日军“黄城事务所”的研究发表精彩演讲。两篇文章均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高士华研究员和李金铮教授均指出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发掘国民党和日方材料的重要性,研究者要有意识地把内部材料和外部材料相互结合、相互印证。黄道炫教授评点时指出,要留心战争对人的改变和塑造,研究者应致力于呈现历史的复杂面相,避免单面化。
第四场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郭宁主持。黄道炫教授的《倾听静默的声音》强调抗战不仅是中国充满荣光的历史,还是中国人民的苦难史。让民众在历史书写中发出声音,关注流亡迁徙史、灾荒和被难史、民众负担史、女性史、民众观念史等领域,是历史研究者应有的关怀;之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冯淼的《勾勒政治文化:新文化史方法下的中共革命史研究》从阅读与学习、记忆与仪式、人与日常等三个方面对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革命政治文化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师马思宇的《一体与一元:抗战时期中共的党团制度与根据地群众运动》将目光聚焦于抗战时期中共的党团制度与根据地的民众运动,对中共如何建立群众组织、群众组织由统一到分化的内在逻辑等问题进行考察。三篇文章皆引发了与会师生的激烈讨论,在座多位学者和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对“静默的声音”的思考。吴志军副编审对于构建中国语境下的“新文化史”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表达了对于未来的革命史、党史研究的期许。
会议自由讨论环节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江沛教授主持。高士华主编从宏观角度强调拓展研究视野的重要性,鼓励学者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踊跃投稿。吴志军副编审详细地指出近年来部分来稿存在的不足,例如,缺乏新意、理论压倒叙事以及个案研究没有考虑典型性等等,引人反思。最后,江沛院长对学者们的鼎力支持致以谢忱,希望未来继续保持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相关领域的提升。此外,江院长对年轻学者和学生寄予期望,激励大家多读史料、掌握外语、找准定位、继往开来。工作坊议程充实,内容丰富,参会学者各抒己见,评议精彩纷呈,本次会议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撰稿 利焕璋 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