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进同学们对中国近代军事历史的理解,11月1日上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彭贺超副教授带领选修《中国近代军事史专题》课程的研究生走进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春秋》杂志编辑部的部分成员随行。
大沽口炮台位于海河入海口的南北两岸,清政府筑有“威”“镇”“海”“门”“高”五座炮台,是中国近代扼守京津门户的海防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现在原炮台遗址修建的博物馆建筑呈不规则放射状,犹如一颗炮弹爆炸后的样子,体现出浓厚的军事特色。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付琳雅的引导下,师生一行从“大沽铁钟回归15周年主题展”开始参观学习。大沽铁钟,即乐威毅公祠铁钟,1884年为纪念第三次大沽口保卫战(1860年)中壮烈殉国的直隶总督乐善而铸,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英军掠走,2005年在中英两国政府及在英华人的多方努力下重回故里。看到大沽铁钟淬火而生、受辱离乡及回归故里的曲折历程,师生们不禁感慨,它的命运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历程。在观展过程中,同学们也对一些展板提出问题,彭老师一一答疑解惑。
接着,师生一行进入博物馆常设展厅,依次参观了“京畿海门”、“沽口御侮”、“国门沦陷”等展厅。“京畿海门”展厅勾勒了自明朝以来大沽口变为海防重地的历程,彭老师结合展厅中的舆图、海防图向同学们介绍了该地区在近代海防中的重要地位。“沽口御侮”展厅呈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三次大沽口之战(1858、1859、1860年)的历史情形,师生们既看到了炮台布防图、构造图及相关的视频资料,也见识了抬枪、抬炮及出土的前装滑膛炮等实物。“国门沦陷”展厅展示了洋务运动期间大沽口炮台的现代化改造和第四次大沽口之战(1900年),在复原的大沽口炮台沙盘前,彭老师和同学们围绕炮台的武器变化及再次沦陷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最后,师生一行来到复原的“威”字炮台下,高耸的炮台上挂着迎风飘扬的各色旌旗,历史与现实在那一刻交织,震撼心灵。师生十余人在炮台遗址纪念碑处合影留念后,从马道共登炮台。炮台中央陈列着一尊阿姆斯特朗炮,前方垛口也陈列着数门铁炮,炮口指向海口处,重现了大沽口昔日的军事风采。它也时刻提醒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应铭记热血忠魂,重视海防建设。
在彭老师带领下,同学们从教室走进大沽炮台遗址博物馆,通过遗址、实物、图片、视频、沙盘等深入学习了与大沽口炮台相关的军事历史知识,顺利完成了本次实践教学。同学们一致认为收获良多,不但加深了对中国近代军事历史的理解,而且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期待下一次的实践教学活动。
(供稿:历史学院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