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孙卫国老师的书屋,迎面而来的是氤氲的书香和孙老师充满关爱的笑容。在一片祥和的氛围里,孙老师将他与南开的故事、与杨翼骧先生共处的岁月向我们娓娓道来。
//采访中孙老师和蔼的笑容
本欲津门窥京沪,难忘却是南开米
孙卫国老师本科阶段就读于武汉大学。谈及研究生阶段选择求学南开的原因,孙老师表示最初高中时就曾想过南开,当时其实是因为觉得:从天津坐京广线可以通北京,走京沪线可以达上海,方便去京沪两个城市看一看。最终报考南开,还是因为专业和导师。但1988年始入南开,最先给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南开的米饭:“第一次到食堂去,发现竟有这么好吃的米饭,都可以不用菜直接吃。”孙老师笑言。
入学以后,南开良好的学风给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在认真勤奋地读书,孙老师对学术的兴趣也正是从南开开始的。在南开期间,孙老师潜心读了很多书籍,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孙老师坦言自己还是更喜欢做学问的生活,也很喜欢南开的学风和氛围,所以硕士毕业之后选择了留校任教。
孙老师研究生阶段的恩师郑克晟先生是郑天挺先生的哲嗣。谈及郑克晟先生,孙老师的记忆是“为人非常和善、和蔼,对学生也特别好”。在郑克晟先生的教导下,孙老师认识到做学问不要跟风,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人弃我取”,自己寻找题目做,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领域。之后,孙老师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明代中朝关系史。后来又在职上了杨翼骧先生博士,转到史学史领域。
回顾在南开历史系(院)的求学经历,孙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们对学生都特别好,师生关系特别融洽。南开的学风也特别好,尤其是整个历史学院的人际关系很融洽,整体的(学术氛围、环境)是学院‘惟真惟新,求通致用’院训的极好体现。”
结识杨先生与选择史学史
孙老师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是明史,毕业后留在南开大学古籍所工作。当时同在古籍所工作的乔治忠老师是杨翼骧先生的第一个博士,他们每天都在古籍所的同一间办公室一起看书,基本上每天晚上十点古籍所关门的时候才回去,就这样坚持了大概三四年的时间。据孙老师推测,或许是乔老师和杨翼骧先生提到过自己的事情,杨先生有一次到古籍所办事,特别同孙老师聊了一会儿,问他愿不愿意考博士。就这样,原本对史学史并不十分了解的孙卫国老师在机缘巧合下决定考杨翼骧先生的博士。杨翼骧先生给了孙老师一些史学史的书目,孙卫国老师根据那些书目去复习,遂于1994年如愿考上了杨先生的博士。说起与史学史的缘分,孙老师坦言:“本科的时候学过中国史学史和外国史学史的课,但那时候觉得史学史比较枯燥,只是史家、史书那些东西,认为意思不是太大。当时更希望做一些断代史、政治史方面的学问。但是后来读了杨先生给我指导的这些书之后,发现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其实史学史的研究和其他的学科之间并没有绝然的界限(当然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它的学科意识比较强),学好史学史的话对于学其他的历史是非常有帮助的。”
那时,杨翼骧先生给包括孙老师在内的三位学生开了一个涵盖十一类书目的书单,除了史学史的基本读物、论文集,还有史家的传记,以及一些古代重要读书札记,比如《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这些都帮助孙老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这些书目后来经过乔治忠、姜胜利、孙卫国等老师的增补,现在已经成为本院史学史专业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必读书目。谈及杨翼骧先生对学生的指导,令孙老师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杨先生对兴趣的尊重,“杨先生指导学生,在原则方面是非常开放、自由的,他不会要求你一定要做什么题目,他会根据你的兴趣来,我们三个人各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的博士论文题目。”
尊重学习兴趣,支持修业选择
如前文所表,孙卫国老师是1994年秋考上在职博士的。彼时存在一种多出去看看、开阔视野的风气,孙老师也有这样的愿望。1993年在汕头大学开会时,孙老师结识了香港科技大学的一位老师;适逢香港科技大学准备开始招收研究生、博士生,那位老师遂询问孙老师的意愿,表示希望孙老师到港科大做历史人类学。香港科大当时方成立了华南研究中心,正在发展华南研究;而孙老师的家乡在湖南,对相应地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正是港科大所需要的学生。这对于当时的孙老师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他也对此非常有兴趣,并在香港科技大学的老师去梅州做田野调查的车程中接受了面试。
然而几乎是在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的同时,孙老师也考上了杨翼骧先生的在职博士。那时,孙老师不敢直接和杨翼骧先生提这件事,而是先和乔治忠老师说起,乔老师表示他去和杨先生说。正好孙老师要去东北开会,开完会回来后得知杨翼骧先生同意了。这时,孙老师才和杨翼骧先生正式讲起这件事。后来再回想起这段往事,孙老师才了然,那时就算他直接同杨翼骧先生说,杨先生也不会不批准的:杨先生得知孙老师可以留学香港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但他还是让孙老师把南开的博士论文写出来,认为就此放弃亦是甚为可惜的事。
去到香港之后,孙老师仍经常给杨先生打电话,请教相关的问题;杨先生亦抱有一如往常的耐心和关怀。
//孙老师提供的他与杨先生的合照,很像和睦的祖孙俩
孙老师认为杨翼骧先生对自己的帮助、影响是很大的。“杨先生指导学生一个原则就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碰到你拿问题向他请教,他一定会给你很好的指导,会非常耐心、细致地讲解”,“先生的为人非常让人敬佩,平素待人特别和善,给学生处处创造机会;在做学问的方面,则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兴趣,会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给予有效的指导。”
寄语史院学子:兴趣是最好老师
孙老师在南开求学的过程中逐步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在留校任教至今著作颇丰。谈及对新一代史院学子的寄语,孙卫国老师也还是强调“要跟着兴趣走”。“我觉得咱们历史学院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学院有着很好的学术氛围,人际关系非常和谐。我认为对于同学们来说,首先要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因为任何东西,只要你对它感兴趣,并正确地按照兴趣的引领去发展,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此外,还要保持好对学术的热情。有实在兴趣、有长久热情,再加上持续的用功,将来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孙老师如是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孙老师继承了杨先生的衣钵,继续为史院学子传道、授业、解惑,杨翼骧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治学风骨仍在一代代史院学子中传承。斯人可逝,然风骨长存,学问有续,史院学子更当秉前辈之精神,融时代之新声,添“重镇”新瓦,续学人风华。
(转自南开史学公众号。供稿:历史学院2019级本科生3班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