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举办高端学术报告会


 

202158日,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高端学术报告会在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4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的五位专家在会上做了主题报告。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教授在致辞中对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学功教授主持了会议。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教授的首先发言,他的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还原“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命题的本真,二是理解世界格局变化之下的中美关系。钱乘旦教授指出,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 (Graham Allison)根据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引申出了“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命题。但该命题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违背了修昔底德的本意,有限的历史资料也不能证明雅典与斯巴达,哪一方实力更强,哪一方应承担战争责任。钱乘旦教授认为,“修昔底德陷阱”的本质,是美国学者在为21世纪中美关系定性,以提醒美国政府警惕中国的挑战。美国学者试图通过这种两极论,将中国与西方文化传统中专制、野蛮、不文明的斯巴达形象对等,并将可能发生的冲突归罪于中国。随后,钱乘旦教授分析了在新的世界格局下,中国应如何自处的问题。他将发言引申到英国,分析了英国在历史时期处理国际关系的经验。钱乘旦教授认为,英国在外交活动中一直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英国利益至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打击最强国。通过这三点原则,英国逐渐从西方文明的边缘地带走向世界中心。英国的发展之路可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启示。


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侯建新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理解西欧中世纪的乡村。侯建新教授指出,中世纪乡村是封建庄园与村庄共同体的嵌合,不能简单地认为中世纪乡村是领主庄园体系的单轨运行。具体地说,中世纪农民实际上拥有三重身份,分别是庄园主的佃户、村庄共同体的成员和教会教民。认识到佃户作为村庄共同体成员的隐身份和村庄共同体在集体行动中的组织能力,是理解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关键。侯建新教授认为,村庄共同体在保护农民权益、分配土地、修筑公共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以中世纪乡村复杂的田制为例,具体分析了村庄共同体的巨大组织能力。在分析中世纪乡村的过程中,侯建新教授还引申到了日耳曼人的耕作制度和村民大会制度,谈及了日耳曼人的乡村公共事务管理方式与中世纪乡村制度之间的传承关系。最后,侯建新教授谈到,西欧的传统是在农村形成的,这种传统是持续性的、难以改变的,理解乡村是理解西方文明发展的前提。


天津师范大学欧洲研究院刘景华教授,围绕中世纪英格兰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作主题发言。刘景华教授将英格兰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在中世纪,英格兰的经济发展不均,其中心在东南部地区,依靠农牧混合经济发展,而西北部地区水平相对落后;到16-17世纪,随着大西洋贸易的发展,英国的国内市场体系和民族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发展了以伦敦为核心的向心型经济,伦敦在这一经济体系中具有绝对的优势;18世纪初至20世纪中后期,以曼彻斯特、利兹、伯明翰为中心的西北三大乡村工业区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以伦敦为核心的东南部地区以商业、金融业为主要产业,而中部地区成为商品化农业区,为其他两极提供服务;最后,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西北部工业区面临产业空心化趋势,再次衰落。刘景华教授通过对英格兰经济地理格局演变的研究,联系了当前英国各地区要求独立以及英国脱欧等事件,指出国内政治主张同经济发展的版块、经济发展转型等问题有密切关联。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阎照祥教授,根据自身的治学体会,指出对英国史进行长线研究具有必要性。通过对英国乡绅、议会、法律与司法体系等问题的研究,阎照祥教授认为研究中古史对开展近现代史研究有重要帮助。他特别以英国的法律和司法体系的演变为例,认为在这一主题之下,往往是资本主义法律体系得到讨论,但向上追溯到中世纪,可以更清晰的观察英国法律体系的重要演变过程。阎照祥教授还分享了研究议会制度时的体会,他将议会制度上溯至中古时期的御前会议,通过认识这一中世纪的常设性会议,再研究至都铎时期的枢密院、十八世纪的内阁制及至十九世纪的责任制内阁,阎照祥教授认为,通过这一整条线的串联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近代内阁制,而这是只研究近代史所不能厘清的。因此。世界史强调进行长线研究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孟广林教授重点就中世纪英国议会做了发言。他谈到,中世纪的议会根本上是国王的机构,虽然议会对王权产生了一定限制,但主要仍是支持王权的。在御前会议中就包括了许多上议院成员,而上议院在掌控国家军国大政中有重要作用,西方学者有时夸大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


本次世界近现代史研究高端学术报告会,侧重英国历史经验,联系当下的现实关怀,既为观察和研究英国史、国际关系等课题提供了思考,也为世界史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视角与方法上的借鉴。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博士生 张昀辰、刘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