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上午,应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的邀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周建波教授做客“华北区域史系列讲座”第一讲,讲座题目为:《思想、制度、绩效——华洋义赈会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移植考察》。与谈嘉宾为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蔡勤禹教授。本场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江沛教授主持,多位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博硕研究生与会。
华洋义赈会是一家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慈善团体,既深受基督教博爱精神影响,以赈济灾荒为宗旨,又担负着复兴乡村经济的作用。华洋义赈会率先将德国的雷发巽式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入中国,开创了20世纪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实践的先河。然而在实践中,义赈会受惠的却大多是中农,有违救济贫苦农民的初衷。为了更好理解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周老师从华洋义赈会农村贷款的思想渊源、制度安排和经济绩效出发,探讨外来合作社制度成功移植的条件。
周老师指出:雷发巽式合作社的要点在于“贫富相恤”的无限连带责任,力图将一个社区的所有居民,无论贫富都组织到合作社里,以全体成员的财产担保建立信用,融来资金后以低利贷给有正当需要的农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一理念以基督教博爱互助精神为号召,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
华洋义赈会率先将雷发巽式合作社引入中国。但相较于德国雷发巽式合作社,华洋义赈会合作社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一、社员必须认购社股,体现出更强的自助而非慈善性质;第二、合作社准入门槛较高,必须有可靠的担保人和担保品。在实际运营中,华洋义赈会合作社的社员构成,必须有经济基础、有道德信用,所以最弱、最广大的贫雇农被排除在外,出现了“中农化”的缺陷。不过,合作社在缓解农民资金紧张、促进生产经营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随后,周老师对出现“中农化”现象的原因作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他认为:中国农村缺乏现成的和雷发巽式合作社相配套的文化传统和组织网络。近代以来,中国宗族制度逐渐瓦解,同一经济状况的阶级互助兴起,但是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都有自己的顾虑。华洋义赈会因为坚持自愿原则,一定会导致同一阶级的人倾向于合作,不同阶级的人难于合作,从而出现贫农不能参加、富农不愿意参加的“中农化”现象。华洋义赈会合作社忽视的贫雇农问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那里得到解决。中共采取政权引导下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贫富相恤”的合作方式,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
华洋义赈会合作社的历史说明:要将外来制度成功移植,首先要与国外同类制度比较分析,从中选出与引进地政治、经济环境最适宜的;其次要对所引进的制度进行详尽考察,判断最适合当前引进地的制度是什么,未来的方向如何;再次,要重视制度环境的配合,时刻关注该制度背后的指导思想——支持该制度发展的意识形态的移植,以及联系广大民众的组织网络的建设。
报告结束后,与谈嘉宾蔡勤禹教授进行了总结、点评。蔡教授指出:本次讲座从制度移植的源头出发,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提出了华洋义赈会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移植过程中出现异化,以及为什么出现异化的问题,从社会、制度、心理、道德等层面对“中农化”现象进行分析,为今后研究问题提供极富启发性的解决思路。尤其是在当今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江沛教授认为,本次讲座极为丰富和精彩,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待历史现象,将问题放置在中西比较的视野进行考察,给人以深刻启迪。周建波教授的报告启发我们,在思考近代制度引进的问题时,不仅要讨论移植制度在中国可能出现的问题,还要思考其思想根源和文化背景。马思宇老师就中国不同区域的差异性问题与讲座嘉宾们进行探讨。
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张韵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