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于《中国妇女报》,后又被人民日报网、学习强国平台转载。
近日,第六届“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妇女/性别史”学术论坛在天津举办。专家学者围绕“性别与传统政治”“性别与现代政治”“性别与历史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等议题进行了线上线下交流,在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史料等方面均取得新的进展。本次会议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讨论诸多与性别相关的问题,集中展示了近些年在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
■ 侯杰 杨子佼
近日,第六届“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妇女/性别史”学术论坛在天津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了线上线下交流,在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史料等方面均取得新的进展。
立足新时代,重新审视妇女解放进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学术焦点。中共天津市津南区委党校教授鲍伯丰认为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优秀妇女运动人才,为培养女性人才做出巨大贡献。香港中文大学孙岭翔考察了党领导的妇女解放事业,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女性互助的特征与意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夏增民等人考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女子大学的组织机构、教学内容等情况,揭示该校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临沂大学讲师白春霞爬梳了抗战时期党利用革命歌谣动员妇女、推动妇女解放的过程,以此揭示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不断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及其影响。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汪炜伟与学生林沁考察了新生人民政权保障妇女就业权利的实践,有助于进一步思考当前女性就业与性别平等问题。
除此之外,女性解放的先驱人物也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女性解放思想与实践活动受到再评价与认识。南开大学教授侯杰和学生周艺轩以刘清扬为例,探索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男女平等思想与实践。此外,他和正在加拿大交流的学生马晨阳以缪伯英为考察对象,探讨了其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与传播,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男女平等”理论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南开大学学生朱佳云考察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人物陶毅,揭示其对早期妇女解放事业的贡献。
另有学者从思想与文本出发,阐发不同性别话题的历史图景。山东艺术学院讲师于磊、天津大学讲师闫涛借助《妇女生活》杂志,探讨女性教育问题,分析期刊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香港树仁大学助理教授区志坚则从《中华妇女界》切入,剖析“贤母良妻淑女之主义”大讨论兴起的原因、内容与影响。
着眼新议题,考察女性主体身份
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十分强调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身份,与会学者多以替女性群体发声为己任,对传统和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性别现象与事件进行了批判性思考,重新丈量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足迹。
女性形象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在此次会议上,学者们重点考察形象的建构方式、权力结构、政治因素等内容,力图揭示女性形象背后的深层意涵,丰富了妇女/性别史研究的内涵。春秋末年,公父文伯之母堪称该时代“知礼”典范,山东女子学院副教授张华清在梳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挖掘了文伯之母形象形成的社会背景与深层原因。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施妍透过墓志对安史之乱的书写,从文本选择、表述与建构的角度,分析了女性书写与战争情景的关系,揭示安史之乱提供的不仅是一种生存困境,还是塑造“理想女性”的培养皿。
有学者还对性别与政治权力关系等议题进行研究,再现了女性群体的生存状况。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焦杰深入探究汉代生育禁忌习俗中的权力关系,探讨家庭关系和性别文化的变化。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乔玉红与天津市教科院研究员高威通过分析与挖掘“假女”案中受害女性、作案男性、审判官员等行为,呈现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和道德困境。河北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曹昊哲通过考察旌表制度在地方驻防八旗的运行状况,探讨了清代八旗孀妇旌表制度的兴起与流变,以此讨论旗人社会的性别观念与内涵。
另有学者关注社会对女性的规训,并反思束缚女性的多重面向。北京电影学院讲师马晓驰、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高翔宇和华北电力大学讲师蔡洁不约而同地注意到民国健美运动。马晓驰在梳理赵竹光相关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近代都市社会两性身体审美观的基本面貌,关注健美运动与锻炼者的互动关系对性别观念、性别规范的规训功效。高翔宇和蔡洁对民国健美风潮则进行批判性反思,提出健美风潮孕育的文化景观并非具备典型性,只是民国上海滩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消费空间内建构的社会性别表演符号。
聚焦新议题,进行创新性实践
与会学者在不同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在创新中求发展的学术实践活动。研究视野不断扩宽,研究方法日趋多样,从而丰富了中国妇女/性别史的研究。
其一,突破既有局限,进行跨文化、跨国家的性别研究。正在日本交流的北京大学学生殷乐以服部繁子为中心,围绕晚清时期在中国女学堂执教的日本教员对中国女学生产生的影响展开研讨。正在俄罗斯交流的南开大学博士生陈昭桦从18世纪俄国贵族女性服饰变化入手,分析各阶段影响贵族女性服饰的因素、服饰变化的特点,探讨服饰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南开大学博士生党程程以美国女性主义学者对“内/外”概念框架的二元建构及超越为题,对美国学者关于中国近代妇女/性别史研究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解剖。
其二,采用新方法,赋学术研究以性别意涵。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郭海文等人爬梳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揭示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时代进程的内在关联。内蒙古大学副教授包英华和学生嘎日玛利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接生婆的助产事业,并由此透视牧区生育文化样态及对现代医学产生的影响。山西师范大学教授畅引婷以《记录她们20年的行动足迹》为基本资料,探讨妇女活动家们的研究与行动对人类历史重构的影响,阐释全球化视域下性别理论与中国历史之间的互动。
其三,妇女/性别研究呼唤跨学科的学术创行性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张平分析了中国古代乐器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性别意味,挖掘了乐器与女性身份、社会情感与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中山大学副教授杨蓥莹围绕张爱玲及其作品,分析原作与改编作品及后续跨媒介、再媒介化所形成的多重互文关系,从传播角度拓展了“张学”研究领域。南开大学副教授刘堃以淡豹、张怡微两位青年写作者为个案,探究新世纪知识女性写作的样貌。
总体来看,本次会议成果丰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讨论诸多与性别相关的问题,推动了妇女/性别史研究在创新中发展。
(侯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子佼为该校历史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