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南开史学名人讲座第147场在历史学院天挺阁举行。主讲人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胡铁球教授,主讲题目为《王家范先生闲谈中的治史方法》。
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回顾了与王家范先生和胡铁球教授的交往经历,勉励与会师生向胡教授学习研究经验。卞利教授对胡铁球教授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果进行了介绍,对胡教授莅临南开历史学院表示欢迎。
胡铁球教授对南开史院的欢迎表示感谢,认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极为重要,许多研究灵感都从平日的“闲话”中迸发。胡教授便以自身为例,将与王家范先生的闲谈对自身研究的深刻影响分以下四个方面予以陈述。
第一,变与不变的历史把握。王先生认为,目前史学家言必变迁,似乎“变”便是历史,“不变”似乎不是研究历史,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发现历史中“不变”的因素,才真正触及历史的基本问题。至少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郡县制是不变的,围绕皇族的利益构建相应的国家体制是不变的,皇帝利益高于一切也是不变的,以上因素才体现了中国历史的本质特征,应当重点加以解读。如胡铁球教授研究的歇家未必是明清时期的特殊产物,宋代的“停踏之家”可能是其“前世”。原因在于,传统中国政府与乡村之间一定需要类似歇家的社会中间组织长期存在,这就是历史的“不变”。胡教授受此启发,开始关注明清两朝“不变”的事物,最终将研究兴趣集中于明清赋役体制,提出明清政府的旨趣不是在建立一个统一的基层组织制度,而是在统一赋役征收的工具与手段。户籍为经,地籍为纬,彼此交织,始终是赋役征收与构建基层组织的基础。但明清赋役体制在“不变”的基础上也有变化,如明初小黄册的出现是对原有户帖制度的变革。总之,要理解“变”,必须要在“不变”中理解,才能明了为何要在这个时段“变”。
第二,记录与不记录的史料把握。目前史学研究关注个案,有助于还原历史细节,进一步理解整体史。但应注意,目前留存的个案之所以得到记录,是因为与典章制度有冲突,符合典章制度的社会或个人行为一般不会被记录。倘若过分关注这些个案,而忽略符合制度的大多数情况,则容易以偏概全。制度与社会之间就像一张大网,网由网绳与网眼构成,网绳是制度,用以指引社会方向以及规范人的行为;网眼是社会或人,是他们具体行为的空间。由于网眼的式样完全由网绳走向与性质决定,所以解读任何史料都必须在其制度框架下思考。大一统中国的区域性特征不凸显,从制度出发解读历史的独特现象会更符合实情。例如,传统观点根据史料记载,多认为晋商、徽商等商帮集团兴盛的原因是当地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儒学发达等,却忽略了一个不被记载的关键因素,即对国家专卖制度的参与。从制度和“带路人”这两个角度分析商业群体的发展脉络,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
第三,对生活的理解转化为历史的认知。胡教授由王先生所述个人情感经历出发,提出应当在常识体系下理解史料。例如,婚姻是一个时代社会预期的集体体现,应当从当时的社会预期中去理解,这样就能发现很多史料反映的婚姻现象并非社会主流,而是异变。切不能根据有关魏晋时期少数人追求婚恋自由的现象,就判断门第观念森严的魏晋时期是婚姻自由开放的时代。王先生不时将生活感悟转化为对历史的认识,也对胡教授启发甚大,比如根据自身在乡村生活30年的经历,提出中国文化的四大核心即工具文化、官本位文化、功利文化、暴力文化皆从法家思想予以延伸,使乡村社会深受影响,儒家文化对乡村的影响反而较小。
第四,注重理论,但不失去自我。王先生特别重视理论,但也认为历史的复杂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涵盖。历史终究是人的历史,而人的选择与行为极为复杂,毫无规律可循,各种人对历史走向的影响大小不一,彼此关系错综复杂,使任何理论都显得苍白无力。因此部分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历史虽然视角独特,却终有隔靴搔痒之感。还原历史真相并非理论所能支撑,而需要考异、纠谬、辨伪、祛疑的功夫。
随后,在场师生围绕“产权单位”的概念特征、商帮的兴起原因与“同产子”的定义等问题,与胡教授进行了充分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