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陈利:《从隐形档案和原始话语的影响来谈万花筒般的历史书写》


121日上午,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历史与文化研究系陈利副教授做客南开史学名人讲座第163场,作题为《从隐形档案和原始话语的影响来谈万花筒般的历史书写》的学术演讲。讲座由历史学院卞利教授主持,法学院冯学伟副教授,历史学院贺江枫教授、董瑜副教授、马思宇副教授、张岩副教授,以及硕博士研究生50余人共同参加。

卞利老师介绍了陈利教授的学术经历、研究领域与著作,并对陈利教授做客南开表示欢迎。

陈教授首先梳理了近三十年来“档案转向”和史料批判理论的前人研究,以及档案转向对其学术研究的影响。根据其近年来对司法档案文献和清代法律史的研究,提出对档案文献价值的几点思考,指出历史学者对自身的定位和使命会影响到对档案的利用,历史研究与历史书写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功用或目的。并提示大家要关注档案文献的物质形态研究与社会文化史研究,探讨文本表达对理解社会现实的作用。

其次,讲述了其对跨国史和清代法律史研究。他从清代州县衙门刑事司法文书的形成及重案处理程序切入,以台湾淡(水)新竹档案为例介绍如何阅读司法档案,并展示了清代四川南部县司法文书等史料,以此说明每个案件都可能是一个事件史,也是一个案例史,都可以反映其他档案/文献没有记录或者反映的一个历史维度、角度、烙印或者记忆。随后透过“海王星号”案与王富杀妻始末的研究案例,揭示原始档案中存在被忽略的隐形档案,展现档案背后存在着文化、社会与制度的动因。

陈利老师认为,历史学者需要意识到自己个人成长经历与学术训练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转动历史万花筒的力道、角度、方式和所形成的历史图景,即便我们假设碎片是客观存在的,其数量和内容是确定的。在坚持重视历史真实的同时,也需要承认那个理想中的历史真实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陈利老师还谈到几点对研究者的启示:第一,需要承认隐形档案的存在;第二,认识我们信息与结论的局限性;第三,正视自己的主观性;第四,剖析构建档案文献的原始话语和权力政治;第五,不要把原始话语当成原始档案。

在讨论环节,贺江枫、董瑜、张岩、邢承吉等几位老师就自身感想与问题与陈利老师展开讨论,卞利老师对整场讲座进行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