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马馼部长、保铭书记,尊敬的庆山书记、雨露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广大校友和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今天,美丽的津南校园风和日丽,喜庆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校友相聚南开,济济一堂,共同庆贺南开史学百年华诞。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首先,谨代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对于广大领导、嘉宾、校友和师生的莅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此时此刻,放眼望去,偌大的音乐厅高朋满座,人气爆棚,不禁令人为南开史学感到自豪。在现代社会,历史学早已不是强势学科,几乎每一代历史学人都会遇到“学历史有什么用”这样的灵魂拷问。然而,今天的隆重集会,空前盛况,不仅很好展示了史学在南开的地位,而且大批校友的翩然命驾,众多杰出人士的欣然莅临,也以他们的成就对这一灵魂拷问做了完美的回答。南开史学以她的学术,以她多元开放的精神,孕育出了学界、政界、文化艺术界和商界等一大批各行各业的英才翘楚,大家的成就令人骄傲,而你们无私的付出和鼎力支持,更让人为南开史学的凝聚力而感动。近一年多来,为筹备校友会和百年庆典,我联络了很多校友,其中相当一部分和我素昧平生,但在交往中,南开史学这一精神纽带,却总能很快拉近我们的心灵距离,那些不经意间闪现的校友情怀令人动容。不用说,南开史学不仅是一个响亮的品牌,更是一份厚重的情感寄托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刚才校长的精彩致辞,以宏阔的视野,精炼地概括了南开史学的发展历程和特色。求诸历史,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对于南开史学的发展和未来,我想谈谈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南开史学是如何成为一流史学重镇的?一直以来,南开大学都是一所规模不大,但特色鲜明而具有内涵的大学,对于学科建设来说,并不具备自带光环的条件。百年来,南开史学能够跻身一流,首先是缘于其取得了若干指标性意义的资源和业绩。比如,草创阶段,一代名家梁启超和蒋廷黻先生良好开局。1950年代,北大历史系主任郑天挺、清华历史系主任雷海宗两位先生联袂加盟南开。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南开有三个二级重点学科入选,并获评历史学一级重点学科,与北大并驾齐驱。在本世纪初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遴选中,有中国史和世界史各一个基地入选,亦居于领先地位。而在最近的世界一流学科评选中,世界史学科也两次获选。
而业绩的背后,则是南开史学人固本开新,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的持续开拓。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既有的教研室之外,创设了明清史、美国史、日本史和拉美史四个研究室,一举促成了南开史学中国史和世界史平衡发展与中外交融、古今贯通的学科特色。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区域国别史、断代史、制度史、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古典文明史的基础上,不仅率先在国内开设博物馆学专业,而且推出了政治思想史、社会史和华北地域史等新兴研究,领一时之潮流。进入新世纪后,环境史、医疗史、世界现代化史、乡村史、日常生活史、新革命史、拜占庭史与希腊化研究、科技史和物质文化史等一个个前沿研究在南开史学深厚的学术土壤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让南开史学持续呈现出老干新枝,枝繁叶茂之景象。
第二,南开史学的发展态势。百年来,南开史学始终在保持一流、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但毋庸讳言,在新的时代,也遭遇了前所未来的困难和挑战,本世纪初若干顶尖人才的调离;近年来,一些关键性的指标,虽也多有斩获,但显然已没此前那种傲视群雄的优势。今天在这里自揭其短,当然是因为实事求是,但更重要的则是要展现南开人越难越开、南开史学再铸辉煌的决心和信心。在此我想向广大校友嘉宾汇报,在学校领导和广大校友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近年来,我们引育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而且队伍和谐稳定。目前拥有120人左右专业教师队伍,其中有国家级人才14人,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约占47%。有这样一支优质的人才队伍,有学校的鼎力支持和全院上下的团结一心,有广大领导、同仁和校友的指导帮助,我坚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第三,南开史学精神。如果一言以蔽之,“惟真惟新,求通致用”就是最好的概括。这八字院训精准地道出了南开史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学风,和开放包容,以学术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目标追求。除此之外,还蕴含着更具力量的精神:在顾全大局中保持对师生个性和人格的尊重;在低调踏实中,又有一份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执着信念;坚守学术而时时秉持爱国之心、不忘报国之志。正是有这样的精神,使得百年南开史学,一路在艰难曲折中团结一心、勇毅前行,在跌宕起伏中不断超越自我,攀登新的高度。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事都会成为过往,但引导和激发人才创新学术、创造人类文明价值的精神则是不朽的,在百年的风风雨雨中,南开史学正是拥有了这样不朽的精神,才使其能够永葆青春,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最后,祝愿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校友、领导和嘉宾身体健康、事业顺达、学业进步,祝愿南开史学恢弘开拓、前途无垠!
谢谢大家!
余新忠
2023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