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5项成果荣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我院5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位居全校前列。其中,付成双教授、许檀教授申报的2项成果获著作论文奖二等奖;杨巨平教授申报的成果获著作论文奖三等奖;常建华教授申报的成果获普及读物奖;贺江枫教授申报的成果获青年成果奖。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1.著作论文奖

申报成果

系出版、发表时的名称

成果类型

学科类别

申报人

按姓名音序

等级

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问题研究

著作

历史学

付成双

二等奖

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著作

历史学

许檀

二等奖

古国文明与丝绸之路

著作

历史学

杨巨平

三等奖


2.普及读物奖

申报成果

系出版、发表时的名称

成果类型

学科类别

申报人

按姓名音序

清朝大历史

普及读物

历史学

常建华


3.青年成果奖

申报成果

系出版、发表时的名称

成果类型

学科类别

申报人

按姓名音序

华北自治运动与地方实力派的政治选择

论文

历史学

贺江枫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奖项,代表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最高水平。南开史学始终秉承“惟真惟新,求通致用”的史学精神和“中外交融,古今贯通”的学科特色,积极谋划,精准发力,不断培育高质量的优秀学术成果,全面推进历史学一流学科建设。在本届成果奖评选中,学院积极动员,精心组织,申报数量较以往大幅提高,获奖率达33%,获奖数量亦实现了新的突破,为我院一流学科建设做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获奖成果简介】


《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问题研究》

付成双

现代化研究在国内属于热门问题,而环境史则属于新兴学科,两个领域的学者大部分都是在两个不同的范畴内讨论问题。本书创造性地把环境史和现代化研究糅合在一起,研究美国现代化过程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更清楚地认识传统现代化理论及其战略的致命弱点,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现代环境主义运动推动了环境史学的兴起,它不仅对现代化理论带来挑战,也是现代化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机遇。换一个角度讲,从以征服自然为特色的经典现代化转向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谋发展,从以零和理论为主导的较为悲观的“增长极限”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的较为乐观的强调发展与保护共赢的生态现代化理论,这不仅是环境史理论的不断修正和发展,同时也是现代化理论的重大转变和完善。本书入选201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许檀

商业城镇的发展是明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特点与变化。本书对明清时期冀、鲁、豫三省50多个较重要的城镇进行了系统考察梳理,从城市覆盖面上远远超过以往华北研究中的举例性考察;特别是对30多个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商业城、镇的重点考察,更填补了以往研究中最薄弱的部分。对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两类城市的商业布局、商业结构和人口职业结构的比较分析,较清晰地展现出商业城市与行政中心城市在经济功能方面的差异。本书的考察显示,在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中,王朝制度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较高等级的行政中心,以往学者们强调的“城墙视角”和“规划”因素,以及诸王就藩和八旗驻防等政治因素,对大量行政级别较低的州县城和非行政中心的“镇”城,影响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前期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华北的商业城镇从数量到规模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一部分是原来的行政中心向商业城市转化;同时,也有一批并非行政中心的“镇城”迅速崛起,其经济功能已远超过大多数府城,成为地区性的商业中心。作者认为,大量行政级别较低的商业城、镇的崛起,反映的正是明清时期发展中的市场体系对原有的以行政等级为中心的城市体系的突破。这一突破,既是明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变化,也是中国近代化、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本书入选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古国文明与丝绸之路》

杨巨平

丝绸之路的研究肇始于清末民初,是由一些国外所谓的探险家、汉学家首先发起。本书旨在试图弥补国内研究之不足,同时在丝绸之路的整体研究上,尤其是在国外学者垄断话语权的域外丝路研究方面,发出我们中国学者的声音。作者认为,古国文明与丝绸之路关系的本质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这些国家在参与丝路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丝绸之路穿行于原来的希腊化世界之中,后来取代希腊人统治的帕提亚、印度

斯基泰人、贵霜人都是游牧民族出身,只能接受原来的希腊化文明遗产,因此,丝绸之路客观上也推动了希腊化文明遗产的延续、传播及其与其他丝路文明的融合。丝路沿线国家、地区和民族由于地缘政治环境的不同,在丝路文明互动中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这些历史上的丝路文明古国在地域上与今日“一带一路”涵盖的主要区域重合。既然它们当时能够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和平友好关系,我们今天也可以通过“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古代丝路所经之地的现代国家建立起新的经济纽带和文化交流关系。

《清朝大历史》

常建华

本书是立意国家认同、以大历史观整体讨论清代历史之作。全书包括国家认同、国计民生、边疆民族、制度、基层生活、文化、外交七个部分,具体分为十六章。开篇阐释清朝对明朝制度的继承,强调正统,以求政治和文化认同性,并迎来康雍乾之盛。在国家认同的思想下,借用儒学,以民生为纲,重科考礼制。关注民生,围绕国计民生综合问题,从人口、粮食和资源三方面讨论清代人口增加及流动、社仓推行和开矿政策等。也谈及边疆战争、改土归流等民族问题,强调多元一体,民族融合。探寻具体的基层百姓生活,综合讨论地方的宗族管理等基层社会组织,并以山西、江西两地为典型,从人口婚姻、农工商经营生计、生态、移民等方面谈论清朝统治下的民生细节。并从教育科举制度、朝贺节庆制度、宗教文化、修书、戏剧等多方面探讨清代文化认同。篇末讨论清朝与西方之间的传教、贸易、使团等交汇方式,以及晚清在变法和革命中的覆亡。


《华北自治运动与地方实力派的政治选择

贺江枫

华北自治运动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略华北、蚕食中国的重要步骤,不仅促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更加速中国国内政治局势的转变,抗日救亡成为时代呼声。作者认为,华北自治运动是内政外交双重因素交互影响的产物,不仅是日本有预谋蚕食华北、实施其侵略中国计划的重要步骤,亦是“何梅协定”达成后,在国民政府对日妥协背景之下,华北政治失序、中央与地方矛盾冲突激化的结果。华北各地方实力派面对日军与国民政府的双重压力,为保存实力,一方面均主张对日妥协退让,另一方面围绕与中央的关系态度歧异,地缘政治成为影响各派势力政治选择的重要变量。此外,日本蚕食华北,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犹疑不定,使得中央与地方的结构性矛盾在日军侵略的外在压力下愈发激化,成为国民政府控制华北难以克服的关键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