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分论坛主题报告及学术研讨


图片

世界近现代史分论坛主题报告及学术研讨



9月7日下午,世界近现代史主题报告在历史学院449室举行,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心扬主持。吉林大学刘德斌教授作了以《近代以来大国兴衰历史逻辑的嬗变》为题的报告,他从评介保罗·肯尼迪、约瑟夫·奈等多位国际关系史学者的经典著作切入,分析了“大国”的定义、大国兴衰的历史逻辑及“非西方大国”的界定和分类。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孟庆龙研究员以《中印1962年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多元因素分析》为题,围绕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的多重原因展开分析,深入探讨了这段历史经验带给中印两国关系发展的启示。南开大学俞金尧教授以《资本主义与近代早期世界史宏大叙事》为题,强调对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重新审视和动态看待。


图片



随后,世界近现代史学术研究与学科前沿论坛在历史学院449室召开。世界近现代史学术研究与学科前沿论坛由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陈志强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沐涛教授聚焦于非洲现代化问题,条理清晰地分析了非洲在矿产、农业、人力等三类资源优势与中非之间合作的广阔前景与当前非洲现代化的阻碍因素。西北大学韩志斌教授以中东部落概念认知、类型演化与国家治理为核心,介绍了中东语境下的“部落”特点、内涵、类型以及部落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晏绍祥教授继而探讨了“部落”词源的意义、部落与家族血缘以及姓氏的传承问题。

9月8日上午,世界近现代史单元研讨在历史学院449室召开,共计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于世华主持,南京邮电大学教授金燕评议。云南大学教授毕世鸿在界定政治变迁的概念基础上,以中产阶级、政治精英和资产阶级三个代表性群体为研究变量,探讨了东南亚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迁。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韩家炳探讨了光仁洪先生在世界史教材编写、学术组织建设以及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认为光仁洪先生为推动中国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教学与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刘昌鑫研究了“大中东民主计划”到“沙伊复交”的历史演进下,美国中东霸权衰落的历史逻辑。他认为中东地区进入了战略自主构建的“后美国时代”,将成为全球南方崛起的重要舞台。南开大学博士生赵悠然分析了民国报刊中关于叙利亚报道的报道数量、关注点、叙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等特征,认为报刊中对叙利亚国家形象的构建与近代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南开大学博士生陈昭桦探究了俄国饭馆、酒铺的演变与社会阶层分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图片



第二单元由《历史教学》编辑王向阳主持,南开大学教授俞金尧、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韩家炳主持。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王玮对地中海文明和黄河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强调了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交流沟通、共存互鉴的必要性。评论人南开大学俞金尧教授认为不同文明对比在长时段的跨度下比较有难度;地中海文明也是多种文明交汇处,具备高度复杂性,研究很具备价值。南开大学教授肖玉秋深入探讨了17-19世纪俄国人对中医的认知、研究和典籍收藏,认为这些是清代中俄医学交流的见证,医学成为中俄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评论人南开大学教授俞金尧提出17-18世纪西方对中西处于想接受但出于科学性考虑而犹豫不决的境地,如何让中医更为广泛的为世界接受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的研究。山东大学教授邹翔揭示了近代英国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认知的另类视界,为精神疾病这一领域的知识生产提供了一种思考角度。评论人南开大学教授俞金尧认为这为知识和权力的关系提供了思考。精神病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其背后有资本介入的力量,与医疗的市场化相关。南京邮电大学教授金燕分析了英国邮政发展历程及其海外影响,尤其在关乎近代中国邮政的影响方面,对师夷长技和评价赫德等问题上提供了更多思考。评论人南开大学教授俞金尧认为中国邮政制度受英国影响很大,邮政对时间的精确性有着严格界定,有助于时间观念的形成。从全球化角度看,也为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向。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张必胜研究了晚明西方数学术语汉译及其知识流转,认为语言相互阐释的过程中形成的生动的现代性,给人形成对事物的深刻认识,通过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评论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韩家炳讨论了晚明西方数学知识的流转时间为什么从晚明开始,认为对于《明实录》等文献材料可以进行更多借鉴。国家图书馆王兴研究了《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视野中的中国外交,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于中国政府外交对象、立场、理论、政策、手段、效果和影响的认识、争议与反思。评论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韩家炳认为《中国季刊》中外国专家的文章观点是否公允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天津师范大学讲师武颖从文学视角下,反思了后殖民时期印度民族身份的构建,认为印度知识分子看到了构建独属于第三世界历史和身份的叙述策略的必要性。评论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韩家炳提出,印度文学不能为融入世界而丧失民族特色,文章应该体现出印度民族身份的构建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