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举行


春秋三十载,史韵育良才。11月3日,《春秋》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在历史学院天挺阁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牛文利、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陈志强、南开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康出席活动,历史学院负责人、历史系校友代表、南开大学出版社有关人员及学院师生代表一同参加。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共同观看《春秋》创刊三十周年回顾短片。片中,南开大学讲席教授李治安、陈志强深情寄语,激励年轻后学继续把这本学生刊物办出新的水平,进一步扩展其学术影响力。


在全场师生的见证下,历史学院与南开大学出版社签订《春秋》出版协议。南开大学出版社向历史学院赠送数种精装图书。

牛文利表示,自己在学生时代是《春秋》的投稿者、见证者、受益者,《春秋》对青年师生挖掘、培养学术兴趣而言十分重要,对强化学生学术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相信《春秋》由南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之后,其传播范围、影响和服务的群体等,都会有进一步提升和扩充。

陈志强谈到,“三十而立,就是要立人、立事、立家。”“立人”是成才,经过多年努力,《春秋》终于“成才”,历史学院也在成才路上不断前进;“立事”是要把杂志作为一项事业,发挥作用、汇集才智、记录成长;“立家”是发挥春秋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学们要胸怀大志、脚踏实地,《春秋》也要适应变化,要符合新时代同学的学习要求和解答同学的困惑。

王康说,作为一份非正式出版物,《春秋》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这离不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创办《春秋》体现了历史学科学子的学术情怀,未来《春秋》正式出版后,相信可以为青年史学人才提供更好的成长的平台。

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说,创办刊物对促进学生学术水平的提升、学术视野的开拓、学术思维的锻炼具有积极作用。30年来,《春秋》质量不断提高,为学生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相信在校友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假以时日,《春秋》一定可以成为国内的一流史学刊物。

南开大学史学社发起人、第一任社长,历史系1993级本科生校友崔亿强回忆,《春秋》是凝聚了历史系前后几届有学术向往学子的阵地。《春秋》第1、2期主编,历史系1993级本科生校友仇宇浩分享了刊物背后的成长故事。南开大学史学社第二任社长、《春秋》前5期核心编委成员,历史系1994级本科生校友任峰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历史学的思考。历史学院副教授郑玮和方万鹏畅谈自己与《春秋》的故事。《春秋》现任主编、历史学院2023级硕士生罗诗琴表示将努力传承好优良传统,把《春秋》越办越好。

会上,历史学院负责人为陈志强、崔亿强、仇宇浩、郑玮、方万鹏致送“学风育人导师”聘书。

据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春秋》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由历史学科学生自主创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自创刊以来,《春秋》始终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理念,致力于为师生搭建优质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培养师生敦本务实、脚踏实地的学风、教风,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这也是历史学院践行南开大学“学术诚信教育和学风建设”行动计划的鲜明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