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院简介
南开大学历史学科是学校的四大支柱学科之一。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伊始,即设置有历史学门。1923年,正式建立历史系。著名学者梁启超、蒋廷黻等先后任教,是历史系的奠基人。经过百年来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学科方向齐备,研究队伍实力强大,声誉卓著,综合排名位居国内前列的专业学院。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南开大学世界史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且以世界史学科为基础、带动历史学整体发展的南开大学历史学一流学科建设规划获得教育部批准。2021年,南开大学世界史学科再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一流学科建设,重在培养一流人才。学院秉持“做一流学问,育卓越人才”的理念,始终坚持德育为先、以本为本、改革创新、协同育人的本科教育教学方针。近年来,南开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三个专业全部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并获批新开设考古学专业。同时,学院首批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与“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突出。现有专职教师103人,包括教授42人,副教授39人,讲师及助理研究员22人,博士生导师43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领军人才计划特聘教授5人、青年学者4人,中组部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4人、青拔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人,天津市教学名师2人,天津“131”创新型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2人,天津市“131”创新团队1个。现有国务院学科评议委员会历史组成员2人,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2人,另有20余人次担任全国性学会的正副会长。
学院课程体系完备,学术特色鲜明。
课程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后期史”“世界上古中古史”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诸子的智慧”“生态文明”获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拥有“中华国学”(线上、线上线下混合)“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生态文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虚拟仿真实验”等五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学概论”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课程“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案例入选首批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拜占廷历史与文化”“博物馆展览策划与实施”获校级“课程思政”优秀典型。
教材建设方面,《医疗社会文化史概论》入选天津市级普通高校精品教材建设项目。《中华国学》获批南开大学“十四五”规划精品教材建设行动计划立项。《医疗社会文化史概论》《史学通论》《清朝简史》获批南开大学新时代核心课程教材建设工程立项。
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后期史教研室”入选首批天津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明清史”“唯物史观与史学概论”教学团队入选校级教学团队。
教师培育方面,李金争教授荣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刘毅教授获2023年度“南开大学卓越教学奖”。沈雪晨、王凛然老师分获天津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二等奖。付成双教授、夏炎教授、袁胜文教授获天津市教学名师奖后备人选(原校级教学名师奖)。
同时,为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要,学院设立了“数字史学实验教学中心”,并与校博物馆共建“文博考古实验教学中心”。
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学院积极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打造文科复合型人才,培育具有创新引领能力的新时代领军学者,作为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复合型史学人才培养与科技人文专业建设》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端引领、学科融合、三全育人:新文科背景下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且开设“科学技术史”微专业。
积极尝试推行“新文科”改革实践,推动培养方案人文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文科内部人文与社科的有机融合。邀请海内外一流学者开设系列讲座,聘请学科领域顶级教授为同学开设中国史、科技史、世界史系列“名师引领”课程,并定期举行“名师面对面”活动。
“名师引领”课程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教授
“名师引领”课程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荣新江教授
通过导师制、小班制、书院制,充分发挥伯苓班高端引领效应。2023年,2020级伯苓班赴香港,2024年,2021级伯苓班赴日本,重启伯苓班海外访学。进一步深化拔尖学生的培养机制,成立了历史学院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委员会。策划举办“全国历史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高端论坛”。师生参加全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优秀学生学术交流会。完善伯苓班培养方案,提升改造伯苓班读书会,召开伯苓班民主会,建立伯苓班学生委员会。
伯苓班海外访学
持续推动“全国史学新秀奖”“中国史研习营”“本研共建学术论坛”等品牌学术活动,打造全国性高端本科生学术平台。
本研共建学术论坛
成立南开大学毅生书院暨南开大学第七智慧书院,积极探索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新时代师生共同体”育人理念与目标。
在大中一体化建设与改革方面,与天津新华中学、天津第七中学、天津市二十五中学共同建设“历史学科创新人才共育基地”。
三.学生学习成长体验
[2021级世界史专业本科生 黄思竹]
在史院求学的三年多时光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学院对学生的悉心培育。一是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和学术资源,不仅设有传统的通史课程,还开设了环境史、医疗史等南开史学优势特色课程,通过课堂研习和导师指引,我也在探索中找到了自己热爱的研究方向。二是学院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实践,通过南开史学名人讲座、青年学者前沿讲坛等方式,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学者和前沿的学术成果,还鼓励大家参加课堂之外的学术活动,我在本科期间积极参与了“未来之星”本研共建学术论坛、口述史大赛、大创项目和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三是学院注重人文关怀,不断完善学生组织架构,组织了历史文化节、话剧节、“院长杯”等文体活动,开展多元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还举办光影鉴、“说出你的学问”等史院特色活动,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2021级强基班本科生 牟嘉荷]
在学院的学习成长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院在学术培养、生活关怀与思政教育上的全面布局与精心培育。学术培养上,学院经常举办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专题报告,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伯苓班读书会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研读经典著作,共同探讨历史问题的平台;学院鼓励开展的大创项目让我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我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生活关怀上,学院实行班导师制度,导师们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悉心指导,还在生活、职业规划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心理活动站为我提供了倾诉心声、释放压力的平台,让我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思政教育上,学院鼓励我们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区建设、支教等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乐趣,也培养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优秀学生代表
[2018级本科生 刘星熠]
刘星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8级本科生,2022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历史学院伯苓班班长、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曾获2022年南开大学本科生优秀学生党员标兵、2022届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2019-2022年,连续三年获南开大学公能奖学金,2024年获国家奖学金。2020年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二等奖,2021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五四论文”三等奖,2022年本科论文获南开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以独立作者身份在《苏区研究》(CSSCI扩展版)发表论文1篇,先后参加北京大学第九届“历史与社会”工作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第七届“中共党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
[2019级本科生 刘志坤]
刘志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9级本科生,推免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直攻博。2021年主持南开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项,2022年参加第十二届西安新潮史学论坛,获优秀论文奖,2024年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第十四届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迄今在《中国社会历史评论》(CSSCI来源集刊)、《盐业史研究》(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发表专论、书评共三篇(一篇已刊,两篇待刊)。
[2019级本科生 张砚衡]
张砚衡,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9级本科生,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砚衡同学本科阶段对学术方法和理论有较强自觉,探索“由文献而史学”的学术成长路径,以宋辽金史、历史文献学为主要研究兴趣。参与“微山湖湖区村庄的生命史(1950-1990)”国创项目,将文献研读和学理思考融入田野调查。最终以优异成绩推免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宋史〉晚宋史料来源新探》荣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此外,张砚衡着力将历史学的思维方法和人文关怀贯彻到校园生活的各方面实践中,如倡建历史学院“停云”合唱团等。在校期间曾荣获周恩来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优秀毕业生等重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