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6日-8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和南开大学性别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与《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性别与中国社会发展:新史料、新观点、新视角”学术论坛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和三家妇女期刊的主编、编辑80余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历史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兴致勃勃地旁听了此次论坛,本科生杜西洋等人积极参与讨论,杨梓、关鑫宇、殷乐、邓凯夫等人提供学术支援。
开幕式由来自南开大学侯杰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江沛教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杜洁教授致辞。来自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李志生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姜进教授,分别以中国大陆70年来古代性别史研究回顾、北美地区女性主义史学为论题进行了第一场主题报告。在第二场主题报告中,原“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卢建荣教授对台湾的妇女/性别史研究进程进行了回归和总结,指出性别史研究已经取得的成绩,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侯杰教授以《从社会史到社会性别史:中国近代妇女/性别史的发展路径》为题展开论述,从方法论等层面分享了关于中国近代妇女/性别史的研究经验。
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学者们围绕着“新中国70年:社会性别史研究理路与方法论”“性别与媒介”“职业女性与女性职业”“女性与法律”“性别与空间”“女性与身体”“性别与婚姻”“女性与政治”“文本内外的传统女性”“女性形象建构”等专题在分论坛展开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有效避免了议题分散,论文发表人和评论人简单角色互换等问题,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分论坛进行中)
在闭幕式上,华南师范大学张淑一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赵崔莉教授等人分享了关于性别史研究的个人体验和参会心得,并评点了部分优秀论文。
自2016年以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和南开大学性别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已连续举办四届妇女/性别史论坛,与《妇女研究论丛》合办了2届,为推动妇女/性别研究主流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又实现了国内妇女/性别研究三家期刊联合主办学术会议的局面,创造出新的品牌。而海内外期刊,包括今年刚刚复刊的《南开史学》都希望刊登提交该论坛的优秀论文。
多年以来,该论坛不仅为各地学者搭建了充分展示科研成果、进行交流学术的重要平台,而且为跨地区、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合作创造了条件,成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品牌。对此,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杜洁等合作方代表均予以高度赞扬。会议期间,她还转达了全国妇联谭琳等领导对该论坛的关心和支持。为办好该论坛,所有与会者还在会前参加了预备会议。
(论坛预备会)
南开大学性别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以钢教授等人专程来津南看望论坛代表,和《妇女研究论丛》主编、编辑座谈,和《山东女子学校学报》主编、执行主编等交谈。
(供稿:马晓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