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多元视野下中医知识的实践与流动”工作坊暨“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变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年度工作会议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举行。来自历史学、医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12名学者就相关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总结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变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并对将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
1月3日上午,会议于天挺阁(127)开幕。课题组负责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余新忠教授主持开幕式并做了简短的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今天,人们对知识的理解逐渐从认识论转向了建构论,知识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被发掘。我们应当认识到,知识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而是在一个具体情景中体现的思想、学术,并在实践中与流动中彰显它的意义。本次工作坊即以此为关注的核心,通过跨学科的交流来探讨中医知识的流变。
1月3日上午共举行了三场主题报告。中国中医科学院牛亚华研究员以“叛逆还是复古?——山协东洋与王清任的解剖实践”为题,对18世纪中日两国的重要医家王清任与山协东洋进行了对比,仔细考察了他们进行解剖观察的缘起、动机以及结论,最终发现,山协东洋很有复古主义倾向而王清任的则更具彻底的革命精神,但在两国的医史书写中,山协东洋被视为如维萨里一般的医学先驱,而王清任却被塑造成一个《内经》的继承者,这种差异反映了18世纪以来两国医学发展的不同道路和接受现代医学的不同方式。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张效霞教授作为本场报告与谈人,讲述了自己在不同阶段对王清任的不同认识,重新评价了王清任及其《医林改错》的历史定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明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词语、医疗与社会生活:西瓜的文化史”。他对“西瓜”一词的词语来源、西瓜的传播、伊斯兰医学与中国医学中西瓜的医疗用法、中国传统本草视域、跨文化视域下的西瓜进行了研究,勾勒了以西瓜为载体,伊斯兰教传播及其农业发展、中国古代农业吸收外来物种、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生动图景。在讲座的最后,陈老师还指出,西瓜的历史不仅涉及了食物史、农业史、医疗保健史,也涉及不同区域的物质文化交流史,以及中央与边疆的政治互动、乃至相关的宗教习俗。习以为常的西瓜其实大有研究的价值。中国人民大学的陈昊老师从名物关系、西瓜作为物的特殊性等角度,对这一报告作了与谈。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主任医师顾漫报告了“中医脉诊知识在实践和传播中的演变”,详细地介绍《内经》所载的多种古脉诊法,梳理了脉诊知识从“多元”走向“一统”的演变,对脉学经典《脉经》与《脉诀》的地位沉浮做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伊利汗国科技珍宝书》、卜弥格《医学的钥匙》等海外脉学的内容,发微其蓝本,展现了脉学知识整理与外传的过程。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张树剑教授做了与谈,对“脉”的原始涵义进行了分析,指出脉的本体是人体内的管道,并指出脉学知识实践中脉的涵义发生流变,逐渐构建了新的本体。
1月3日下午,首先举行了子课题成果的汇报会。广东中医药大学的刘鹏研究员报告了“丹溪与《局方》之争的建构、书写与评价”,对“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原始涵义做了阐释,分析了士人的写作对于医史的影响。通过探讨朱丹溪对《局方》的理解与批评,《局方》之争的历史书写以及中医教材中对这一争论的书写,进一步探讨了医史中的历史书写问题。曲阜师范大学的张田生副教授报告了“民国以来‘寒温关系’的书写与社会变迁”,探究了民国时期中医科学化与寒温关系的派别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国家化下寒温统一论产生的过程,将中医科学化作为寒温派别产生的原因,并将陈邦贤视为中医派别建构的起点。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张树剑老师报告了“穴位解剖史研究”,以中府穴为例,首先梳理了古人对于穴位的“表面解剖”式的描述,其次考察了解剖学和穴位解剖传入中国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穴位描述,最后探究了现行教材穴位解剖的源头,展现了穴位解剖的发展历程。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赖立里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成为少数民族医药:一个历史本体论的视角”,其研究以人类学的方法,对怒江地区的傈僳族医生进行了访谈,发现他们几乎都参与了中草药运动和中医培训班,并同时成为傈僳族少数民族医药的重要部分,她借用了伊恩•哈金的理论,以“历史本体论”对这一过程做了分析与阐释。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张效霞教授做了题为“阴阳与三阴三阳”的报告,其核心论点为“阴阳源于昼夜”,并进而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循环往复、升降出入以及三阴三阳做出了新的解释。牛亚华老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陈思言、顾漫老师、陈昊老师、余新忠老师分别为五篇报告做了评议。
随后举行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与讨论会。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丁立维老师、曲阜师范大学的张田生老师、浙江师范大学的崔军峰老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张树剑老师、张效霞老师分别做了五个子课题本年度的成果汇报及研究计划。牛亚华老师、顾漫老师、天津骨科医院主任医师叶伟胜老师、陈昊老师、陈明老师对课题组的进一步工作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会议最终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