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段晨萱 王甜)为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锤炼师生党员党性修养,发扬南开爱国主义教育传统,加强历史学科建设与交流,2024年11月7日至8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师生一行13人赴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展了题为“百年风云奋发图强历史回响 千里海疆爱国三问砥砺前行”的党员教育实践活动。
探寻甲午战争,铭记历史国殇
11月7日下午,历史学院师生党员抵达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通过丰富的图像资料和展品,共同回顾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通过参观,师生党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国防建设、提升综合国力,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随后师生党员先后参观了东泓炮台遗址与威海水师学堂。东泓炮台是甲午战争中的重要军事设施,曾见证甲午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师生党员深刻感受到了东泓炮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深远意义。在炮台遗址前师生党员驻足许久,久久不能平静。
寻根南开校史 教育救国图强
历史学院师生党员一行在黄岛炮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黄岛炮台是甲午战争中的关键防御工事,也是“国帜三易”旧址,时任北洋海军见习军官的张伯苓先生在这里目睹屈辱一幕后受到极大刺激,在这里发出“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苓将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的誓言,从此投身教育救国,与严修先生创办南开学校,开启爱国主义教育之路。在黄岛炮台“爱国三问”广场,南开师生党员再一次回答“爱国三问”,让这一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成为师生学习和奋斗的不竭动力。
馆校合作共建 共谋科学发展
在刘公岛师生党员共同参观了《激荡的百年思潮——中日甲午战争130周年学术成果展》,展览集中展示了几十年来学术界对甲午战争研究的成果,包括历史文献、学术著作与论文,汇集了几代人的思想智慧和家国情怀,历史人将沿着前人的足迹,进一步挖掘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信息,传承并发展先进研究成果,在每一次回望历史的过程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历史学院师生党员代表与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会、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开展历史文化交流座谈。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会副主任、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院长张军勇,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副院长王锡勇,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副院长刘晔,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首席专家马骏杰以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翟明睿,院长余新忠,党委副书记王凛然,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晏京,副院长付成双等参加了座谈会。
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会副主任、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院长张军勇代表刘公岛管委会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座谈会双方就南开大学与刘公岛的历史渊源,在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将南开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双方就进一步开展常态化、机制化的馆校共建进行了交流,希望未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与刘公岛能够重新血脉联结,开创馆校合作共建新局面。
“一座刘公岛,半部近代史”,刘公岛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路碑,是张伯苓先生走上教育救国之路的起点,也是南开大学爱国主义精神的起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学院师生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传承南开爱国主义教育传统,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传播,发愤图强,砥砺前行,在新时代书写南开人“爱国三问”的新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南开历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