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举办论坛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


        7月17日—18日,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支持下,历史学院举办“人工智能赋能历史学科发展”论坛。

        院长余新忠作题为“南开史学发展的当前工作与未来规划”主旨报告。他以南开史学精神为引言,着重分析了学科现实现状、介绍了学院未来发展规划。院领导丁见民、夏炎、袁胜文、董瑜、王凛然、晏京、白庚岩分别就人工智能在科研、教学、资料库建设、课程思政、学生思政、体系支撑等方面的运用做专题报告。与会教师就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为学院发展提出建议。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魏文享应邀作题为“以史立学,因数而通——数字史学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方案探索”的专题报告,围绕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史学学科探索,数字史学研究中心规划、大数据应用、AI时代史学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前瞻、学科体系与培养方案五个方面,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史学学科建设的经验、成效,与历史学院教师就数字史学学科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他指出,数字史学应秉持史学为本,数据为用,体用分明的原则,坚持兼具人文性、实证性、整体观、跨学科的特性。

        历史学院教师王利华、张婧文、马思宇、沈雪晨、赵航分别就数字史学方面已经开展的工作做汇报,内容主要围绕历史学研究对象的变化、兄弟院校发展现状、AI技术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等,共同探讨数字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发展,展望数字史学的未来方向。

        余新忠指出,发展数字史学学科势在必行,南开史学人要在广泛调研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和协调多方资源挖掘好这一新的学科增长点。

        历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端人才、青年教师代表等参加论坛。